思維被鎖住了?來,玩個遊戲

開始之前,我們玩個遊戲。首先,我告訴你想象一隻大象,1秒後忘記那隻大象。

現在,問一個問題,如果問你:“生活中,除了牛奶,還有什麼是白色的?”

你會告訴我,紙巾,牆,衣服,蛋清等等,雖然大腦會立刻給出答案,但計算一下,一般不會超過10種。

爲什麼呢?因爲問題的一開始,加了“除牛奶之外”,這個前提,你的思維會瞬間陷在日常生活裏。想到的都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代表事物。

假如就單純問“什麼是白色”,你可能會聯想到,海浪,白鴿,教堂。

發現沒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加上限定詞,就會限制你的思維。

一旦被限定詞分了類,思維就被劃分了區域,就變成了戴着鐐銬的舞者。

小時候,經常被問的理想,是長大想成爲什麼樣的人?一般小朋友都會回答教授,宇航員,科學家,聽到這些遠大的理想,家長老師都會欣慰的點頭,覺得你是有理想的孩子。

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回答“想當送奶工”,因爲他愛喝牛奶。這時,周圍嘲笑,勸阻,否定的聲音紛至沓來。

在周圍所有人的思維邏輯裏,送奶工是沒有出息的職業,它是被迫無奈的選擇,絕不能作爲遠大理想。

思維的定性,讓所有孩子失去差異性,把日後想做的職業,都固定在僅有的幾個名詞中。

這讓那些真正熱愛普通工種的孩子,羞於表達,讓對未來有憧憬的孩子,定在固有邏輯的“恥辱柱”上。

思維的侷限不是天生的,它是後天在不斷碰壁,不斷滿足別人的期待中,被無數雙手親手戴上的枷鎖。

此刻,還記得開始的那隻大象嗎?大象這個形象是不是還在腦海裏盤旋,並沒有因爲一句“不要再想”,而停止。

思維的產生,不會因爲你想的多而複雜,只會因爲被約束而倒塌。

人的大腦如果不被反覆刺激,大腦應對刺激的能力,就會逐漸退化。

副作用就是讓自己的思維僵化,沒有持續開闊的眼界。

所以,身邊的老人最難被說服,因爲他們的思維已經成型,外加不接受新的思維方式,想說服他們幾乎不可能。

在非洲留存着一個古老的食人族部落,他們只吃自然死亡的親人。部落的傳統是,想跟死去的親人融爲一體,喫他們的血肉,與他們共生。

這在中國傳統裏,簡直駭人聽聞,但是,當非洲食人族部落,得知我們土葬或者火化死去親人的時候,他們覺得我們喪心病狂。

死去的是我們的親人,怎麼可以把他們的肉體燒成灰,或者腐爛在泥土裏,對離去的親人多麼不敬。

你看,思維的差異,讓不同種族之間相互嗤之以鼻。這件事沒有絕對的對錯,思考方式不一樣,得出的結果自然也不一樣。

但是,因爲我們沒有世界級開闊的視野,所以,在得知其他民族的風俗傳統時,總是大驚小怪,覺得匪夷所思。

其實,在他們的認知系統裏,都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常。

在思維的天平上,用自己的價值觀隨意評判他人,是一件多麼可笑的事。

有一種名詞,叫“管窺效應”,專門用來形容這種現象。給你一根管子,通過管子,管子內的事物更加立體清晰。

但全局被管子的內壁全部遮住,沒看過世界,你的眼界,永遠是井底那隻青蛙頭頂上的天空。

每個人的思維邏輯,像那隻不斷跑出來的大象,既不受控又天馬行空。

系統培養髮散性思維,會增強大腦應對複雜事物的能力。

第一“什麼都不想”:思維的高靈感迸發期,往往是什麼都不想的狀態。

身心處在極度放鬆的情況下,大腦卻在偷偷工作。一旦發生相關性,大腦極速捕捉,瞬間完成創造性思維,這點親測有效。

第二“給點兒時間”: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需要時間把新的知識和已經掌控的知識聯繫起來,讓大腦打包吸收。

就像鍛鍊身體,如果每天都在跑步機上跑步,身體不斷處於運動狀態。脂肪沒辦法停止消耗,肌肉沒辦法生長。

第三“記憶融合”:人有兩種記憶,一種是長期記憶,比如說出“鋤禾日當午”,你會條件反射的說出下一句,不用思考。

一種是短期記憶,比如昨天剛看了一本書,書中大概意思瞭解,實際運用不是很靈活。

這時候,讓兩種記憶方式結合,發散性思維就是這兩者結合,並強化的中間通道。

經常放思維出去度個假,接觸新鮮事物,開拓思維的延展性,在寓教於樂裏,解放思維,發現全新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