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入的男生睡前在想什麼?

網上有個段子說不同收入的男生睡前在想什麼?

月薪5萬的在想:團隊需要再整合一下。

月薪3萬的在想:那個方案還需要再改改。

月薪2萬的在想:那個客戶到底喜歡什麼。

月薪5千的在想:華爲P40的像素肯定吊打蘋果。

月薪3千的在想:賓利添越肯定不如邁巴赫s600。

月薪2千的在想: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態度對美國全球戰略的影響。

通過這張表,你覺得他們的特點是什麼?

是月薪的差距還是想法的不統一?都不是,因爲以上兩種問題,想改變有難度。

他們在想什麼?

在想工作方法,生活質量,物質體驗,客戶需求。

一切都是圍繞自己展開的,其中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周圍的人。

這是年輕一代的特點,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馬雲說:“與你友善不是理所當然,自私自利纔是理所當然。”

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自私是種個人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好嗎?沒問題,個人選擇。

但是,存在一個潛在風險,如果想建自己的大樓,沒有穩固的根基,容易鬆動,也容易被忽悠。

如今,獨生子女一代,得到的愛與呵護都是專屬的,無法體驗事事有人分享的感覺。

父母的期待也從只要你健康快樂,變成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楊旭出生在一個工薪家庭,是家中獨子,父母從小對他寄予厚望。他的生活簡單純粹,只管學習,只要保住年級前三的位置,生活方面,一呼百應。

這樣單一的成長軌道,造成他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平日跟同學相處,也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同學對他避之不及。

他也絲毫沒察覺有任何問題,直到如願考入理想的大學,過起了集體宿舍生活。生活能力幾乎爲零的他,不會洗衣服,不會鋪牀,甚至不會自己剝雞蛋。

沒辦法,無法獨立生活,學校要求他暫時退學。

十年寒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生活技能卻是簡單的事。自己的生活打理不好,你指望他走出學校,服務社會,與他人團結協作,不現實。

社會需要的是多方面綜合性人才,一個人的價值,是一棟獨立的高樓。學識決定高度,根基取決於技能。

家庭不培養感恩,分享,與他人團結合作的能力,孩子獲得越多學識,擁有越高文憑,飛離家的距離只會越遠。

家庭裏的缺失,進去社會的他們會加倍獲得,這種獲得有利也有弊。

利在於你會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弊在於沒有了家庭式以愛爲前提的教育,取而代之的是冷漠,苛責。

人的認知是通往兩個極端的,要麼極致的自私自利,要麼活在抽象的虛無世界。

習慣於想什麼,行動就會引導你去那個方向,想追求極致的體驗和生活沒有錯,你要想清楚。

七色的彩虹之所以絢爛,是因爲色彩繽紛;遼闊的世界之所以奪目,是因爲海納百川。

不侷限單一的思想,又融入新的感官,用多維度的視角在睡前,讓大腦自由飛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