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歷史

2021讀書37《舌尖上的歷史》

中國自古知道民以食爲天。

而改革開放後,對農業的關注也一直在首要位置。

皆因食物不僅是社會和國家的根基,更是一切文明的根基。

從食物的角度切入歷史,視角確實非常獨特。

中國作爲傳統的農業大國,幾千年的基因,讓人們對種菜之類農業和園藝行爲發自本能的熱愛。

事實上,中國壟畝和精耕細作的技術,在農業上屬於高科技。

人類改變了植物,而植物也反之改變了人類。

食物的生產和分配體系,是人類社會政治,經濟,宗教結構的基礎。

由此角度去思考、對應人類社會的一切,不得不說很有啓發。

第七章新世界新食物,讓我恍然大悟爲什麼歐洲國家的植物園品種那麼多,那麼有名。

歐洲蒐集植物品種並不是爲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或作爲迎合奢華品味的裝飾對象,而是爲了建立庫存,尋找可能獲利的對象。

殖民主義、商業和科學並駕齊驅,一個國家可自由處置的植物數目,顯示了這個國家的科技本領。

植物學被是大航海時代國家力量與教化的指標。

38《晚年周**》

一邊在老大皮鞭下把車速開到爆表,一邊又明知超速駕駛極其危險,暗搓搓點剎車。

這種一面油門踩死,一面暗中踩剎車,反應在乘客身上,就是一陣一陣的動盪,在無法逃脫的列車車廂中被甩來甩去。

尊儒者做了許多實際工作,受到衆人尊敬。

批孔者縱橫捭闔,打遍天下無敵手,卻造就了大災難,生靈塗炭,留下封建思想嚴重的身後名。

儒家的處事處世的實際應用效果與圓融柔軟,法家的開萬世太平與白骨累累的亢龍有悔,是個超越歷史的,哲學和社會科學的大題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