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奇幻人生》學會擁抱真相,活在當下

故事的主人公哈里德是美國國稅局的審計員。他善於精算,對數字非常敏感。

你能想象一個人每天刷牙都要精算到刷多少下嗎?

你能想象一個人出門走多少步就能準時搭上公交車嗎?

哈里德就是這樣一個人,超級控制狂,什麼事情似乎在他的控制之下,都不會出差錯。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成爲了一名作家筆下的主人公,並且他會被寫死時,他纔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尋找自己的熱愛,最終開啓新旅程的故事。

我們的一生也是如此。

忙於工作,忙於照顧家庭,忙於生活,卻忘了自己的熱愛。

我們的命運到底是自己在掌控,還是其他人。

爲何我們大多數人都要等到自己病了,或者親人不在了纔會停下來思考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這樣的代價會不會太大了。

我們想要的太多,想要幸福,想要快樂,想要車子,房子,票子…一生都在追逐這些虛幻的東西。如果拿掉這些外在的東西,我們還剩下什麼?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有多少人曾這樣思考過?

如果我們不主動去改變,命運就會推着我們被改變。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得知自己會死的時候,很絕望,因爲他的生活纔剛剛有了一點好轉,他纔剛剛擁有一段愛情,他特別想留下來,想活着。可是很不幸,寫他的作者是一位悲劇作家,他筆下的每一個主人公到最後都會死。

哈里德剛開始還不能接受自己即將要死的事實,他先是找到一位教授幫助他。教授做的事很有趣,就是讓他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是喜劇多一點還是悲劇多一點,很遺憾他記錄的結果是後者多一點。(那個作家是寫悲劇的)其次,他讓哈里德拿出一天時間待在傢什麼都不做,以此來驗證命運是否掌握在他手中。結果也很慘,因爲即便他在傢什麼也不幹,外面也會有事找着他。電影裏講到的是工地施工,不小心把他的房子破壞了,挖掘機直接把他的電視挖走了…而那時他正躺在家裏沙發上看電視。

有沒有很慘?

看似很慘,實則是爲他打開了另一扇窗。

因爲他想要轉變自己的命運,就得把每天的悲劇變成喜劇。

後面他成功了,他改變了以前的生活習慣,不再數着次數刷牙;也不再數着步數趕公交。他開始不去控制所有事,而讓它隨意發生。

後來他也擁有了愛情。

也開始學吉他(他最想做的事)。

他想改變自己被寫死的命運。打破了重重阻礙。可結局很慘,還是會被寫死。

他後面去找了作者,並告訴她,她筆下(即將要被她寫死的)主人公是真實存在的,就是他。他想讓作者重新改寫他的命運。

無果,他必須死。

後面他帶回了結局還未寫的初稿,也給了教授看。本想着讓教授發現一些可以更改結局的線索,可是沒有。只有他的死才能成就一部偉大的作品。

他徹底絕望。

坐着公交回家路上,他一口氣讀完了稿件。在那一刻,他突然就釋懷了,並找到作者,告訴她就按這個結局寫。作者聽到這句話也很驚鄂。

結局是他爲了救一個小男孩,被車撞了。

而作者最後也更改了把他寫死的結局。她說“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如何死去,而不去避免,這樣的人值得活下來。”

主人公活了下來。

但他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古板,枯燥,無趣,情商很低,討人厭的傢伙。

他活出了他自己。

這纔是生命的本質。

只有擁抱真相,接受現實。纔有轉變的可能。

他最開始想活着,卻活不了。當他接受真相,活在當下的時候,命運之神又再次眷顧了他。最後他才活了下來。

從電影反觀我們的人生,這就是我們的一生。我們每個人都會死,都會變成灰。可我們都怕死,怕死的原因有很多,排在第一的是“如果死了,還有很多事沒做,會很遺憾。”既然我們早知道結局是這樣,爲何不在活着的時候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那麼到死的時候,是不是就不會害怕了。因爲我此刻足矣,我了無遺憾。

恰恰相反。

大多數的人生是在日復一日中消磨自己的時光。我們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做本應當下就該完成的事。我們總以爲時間很多,人生很長,卻忘了事事無常。

活在當下吧。做你想做的事,從今天開始吧。不要把命運交給別人。

祝我們好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