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書法(三)

書法筆法的核心在“起”、“行”、“收”三個字。無論是哪一個筆劃,哪一種字體,哪一種風格的字都跑不出這三個動作。這三個動作是連貫的,共同構成了書寫的基本過程。當然每一個動作又由字體、風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運筆細節過程,從而形成了字的不同特點。

“起”和“收”就是筆畫的起筆和收筆,它們實際上是一個蓄勢的過程,爲自然地“行”和轉到下一筆畫做準備。比方寫一橫,首先要有個向下頓筆的動作,然後再調轉筆鋒或把筆鋒彈起來往右用中鋒拖拽,結束的時候也要有一個頓筆調鋒的動作,以讓筆畫顯得更飽滿有力併爲接下來的筆畫自然蓄勢。爲什麼要這樣寫呢?這首先是由毛筆這種工具自身的特點決定的。毛筆的筆頭是由動物毛束在一起製成的,沾了墨寫字的時候呈現出的是下尖上粗的圓錐體狀。要用這個軟的圓錐體畫線,勢必在畫的過程中筆尖部分是按在紙上的,筆尖先落紙,筆肚再按下去,這樣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呈一個三角形落在紙上,至於三角形的大小,會因爲書寫者用力輕重的不同而出現變化,但它始終是個三角形,這會導致筆畫的起筆部分也呈一個尖三角形。比如畫一橫的時候,筆尖在左,筆肚在右,這樣畫出來的線是在左邊呈等邊三角形的形狀的,不論誰來寫都是這個樣子,象一根針尖向右擺放的針。收筆的時候,毛筆會順勢提起筆尖,這樣向後拖拽的過程中隨着筆尖的逐漸提起,筆畫結束的位置也會呈現一個三角形狀,比如懸針豎就保留了這個特點。這樣尖起尖收的寫法也不是不可以,好象早期的鳥蟲篆這種寫法比較多。但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筆劃、乃至所有的字都是這種兩頭尖尖的樣子是不是太單調了?也不好看。當然好不好看是後來人們形成的審美認知,如果人們從來都是這麼寫,也許審美認知也會發生變化,而不象現在。

但爲什麼不這麼寫?這不僅是一個審美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麼寫很不方便,寫字的發力和連慣性會受到很大的制約,特別是在寫行草書的時候。即使楷書這種寫法也只保留在懸針豎中,由於一般懸針豎一般都只會出現在一個字的最後一筆,並且是主筆,這個時候已經不太需要蓄勢。

所以爲什麼寫書法時要有“起”、“收”兩個頓筆動作,更重要的原因是蓄勢。

那麼什麼是蓄勢呢?蓄勢實際上就是爲了筆劃的運行蓄積力量。就好比打拳,出拳前先要將拳頭收回來,然後再衝出去,這樣纔有力量。寫字上也有同樣的道理。書法上所講的“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無往不縮”、“無垂不收”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具體到書寫,“起”、“收”這兩個頓筆動作不同的書寫者的做法會不一樣,比如起筆有的人會取逆勢,而有的會取側勢。這或者是由於字體的不同,或者是由於書寫者習慣和認知的不同而造成的,由此就形成了不同的風格,也就是不同的筆法。由於這種不同更多地是受書寫者的個人經驗決定,因此就會出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這也是爲什麼筆法自古以來被說得神乎其神的原因。因爲你認爲這樣對,我認爲那樣對,你認爲這樣寫起來更方便順手,我認爲那樣才方便順手,難免就會讓後人感到迷惑。實際上可能都行,只不過是不同的人習慣不同而已。而且後人也不能看到前人到底是怎麼寫的,只能通過他們流傳下來的字去揣測他的用筆方法,這就更增加了難度,也更容易出現各有各的理解的情況。至於說爲什麼王羲之的書法是後人心摹手追千年而以爲最完美的書法?這是因爲他有着自己高超的筆法技巧,這種高超技巧已與他的身心、審美、氣質、才情完全融合,並得到了後世的普遍認同。但即使這樣,他的兒子王獻之卻不太以爲然,比如傳說王獻之說自己的筆法由神仙所授,又對王義之說過“大人宜改體”的話,可見在書寫上王獻之對其父親也不是完全認同。這裏倒不是要討論二王的書法優劣和成就大小,而是說書法筆法是經驗和實踐中得出的,不同的人看法可能不一樣,即使大書法家也不免有爭論衝突。

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那就是書寫的過程必然是“起”、“行”、“收”三個動作共同完成的。這樣寫出來的線條才能飽滿有力,順乎自然,也才能產生韻律感,進而帶來審美上的震撼,不象那種兩頭尖細的筆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