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与记录

写,大家日常都在写。比如记下会议内容、摘抄读书笔记。如果不进行不意识的组织与目的化,就没什么提升。因为只是在写,并没有记录。

记录,记下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记录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挖掘事情背后的关系。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认知失调”,意思是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认知,从而减少“失调”带来的不适。所以我们的大脑并不总是靠谱,有时候会让我们相信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而且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想法,按照对现在有利的结果进行解读,可能会对事实进行扭曲。

所以记录有两个价值:一是,记下当时发生的什么、如何发生,主动思考、加速成长。而且即使时间过去很久了,也不容易发生认知失调。

二是,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深层的规律。刚看完经山历海,吴小蒿的共产演员形象太让人印象深刻了。群众的事无小事,正因为深信党、对党绝对忠诚,看到更长远的发展,才不会被眼下的一件件小事困住。

记录今天的状态。又一次陷入间歇性的踌躇满志,持续性的意志消沉。

早上起了个大早、跑步,状态调整得非常好,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打气。可上午面试的售后客服经理,现场面试竟然是人事面,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整个过程体验不太好。

出来后电话沟通了2个基础岗位,薪资一般也没啥兴趣。BOSS上2个意向的,对方兴趣又不大。刷其他招聘信息,发掘没有可投递的岗位了。

然后坐车又坐反了。

下午回来,状态直接崩了,调整不过来的那种。

反思。先尝试把感受写下来。为什么找工作难,分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因为客观因素,比如年龄?学历?婚育?还是因为主观因素,准备不充分?岗位匹配度?能力?不自信?方向不明确?期望太高?还是太心急?

然后发现这样的状态下,没有心思去调整,索性眯了会、做些其他事,让脑子不想找工作这事。

现在稍微缓和些,才发现,自己想降低期望、但内心却是抵触的。无法面试高不成的结果,又无法接受低不就,总是在两者中间徘徊,所以会出现持续性的低落的状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