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表征?

再次看1万小时定律,想彻底搞清楚。说到1万小时定律,不得不提到刻意练习,生理学上,知识和行为间越密切,对应的神经链越强,这一点巴甫洛夫实验已证明,反复训练,可以强化神经链。而刻意练习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构建心理表征,提升认知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表征?

在理解什么是心理表征前,先了解下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学科,即人类是如何学习的学科。那么人类是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

科学家将其抽象简化成这样一个模型:即,外部信息——输入——大脑(加工、储存)——输出——外部信息。这里,信息比较笼统,用“表征”来形容。

认知心理学中,表征分为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内部表征也即心理表征。

外部表征,是独立于学习主体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当外部信息还没进入大脑时,即外部表征,它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个课程等;

心理表征,是反映外部信息的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当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会被加工、以一种特别的结构储存在大脑中,这种特别的结构即内部表征。

简单理解,当一篇文章没被学习时,它就是外部表征;被当大脑加工、储存后形成的知识结构,就是心理表征。

所以,心理表征决定我们如何理解新知识、如何筛选过滤新知识,不最终形成的认知高度。

概念终于弄明白了。要想成为厉害的人,除了不断刻意练习,还要不优化心理表征,提升认知水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