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文投放的技巧

之前做B端業務時,每天的一大塊工作都是圍繞軟文投放來開展的,由於B端業務對打造品牌影響力的需求是很大的,而提升B端業務影響力最有效的手段無非是軟文投放了

在做了幾年的B端業務推廣後,覺得這塊工作也太簡單、太無挑戰性了,由於B端業務不會直接面對用戶,自己的知識像是缺了用戶運營這一大模塊,後來就轉型做了C端快消品的品牌推廣。

本以爲C端業務推廣可以直接面向用戶做種草、做品牌的曝光,再也不用做軟文投放,做B端投放了,結果被現實狠狠的打了臉。

C端業務的確有很多工作B端業務不用做,比如小紅書種草、直播帶貨、私域運營,這幾個模塊在做C端快消品品牌推廣時,我也很快的摸透了,熟諳C端種草的所有套路和玩法,各種達人加了一大堆。

然而,最不想看到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有一天老闆找過來,說:咱們餅乾要去鋪渠道了,在行業裏的影響力要做一下了,聽說你之前有B端的品牌運營經驗,咱們快消品品牌的B端影響力就交給你來做了。

就像從一個坑跳進了另外一個坑,當時我便得出了一個真理:B端業務有做B端品牌影響力的需求;C端業務不僅有做C端品牌種草的需求,更要有B端品牌影響力的需求。

舉個例子,就像快消品領域的元氣森林、餐飲界的海底撈這兩個品牌,除了需要做C端用戶的種草外,他們在快消品圈或餐飲圈以及投資圈都需要影響力,能夠打通C端用戶和B端渠道的品牌纔算的上是知名品牌。

C端的品牌種草本文不講,我發現懂C端種草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是懂B端軟文投放的就不多了,你知道軟文投放怎麼用500塊,投出5萬塊的效果嗎?不知道吧,我知道。

容我嘚瑟一下,這裏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打造B端品牌影響力工作模塊裏軟文投放的技巧,學會了這些技巧,你也能花小錢辦大事。

01

軟文的類型

在做軟文投放之前,大家首先要清楚軟文有哪些類型,不同的類型投放到的渠道是不同的,投放預算自然也是不同的。

根據祖傳下來的軟文投放寶典和我個人的摸索,我把軟文分成了這幾類:日常軟文、企業軟文、通稿軟文、非常規軟文

日常軟文:每天都要寫的軟文,字數不用太多,一千字以內,軟文裏面帶上一個品牌關鍵詞即可,軟文標題裏偶爾帶上品牌詞就可以了。

日常軟文主要是發佈在自媒體平臺上面,自媒體平臺有十幾個,如果所在行業的受衆大,這種免費的媒體閱讀量也是很可觀的。

企業軟文:企業軟文主要講什麼呢?講企業的願景、價值觀、客戶案例、企業文化等等。對外塑造企業的形象,見字如見面,通過看你的企業軟文,就能感受到你們企業的調性。

企業軟文也可以發佈到自媒體上面,不過這不是主戰場,主戰場是那些付費的權威媒體、五大門戶等媒體。

通稿軟文:這就是做品牌聲量的主要方式了,通稿軟文是企業的大事件、大的節點、大的公關文等,像我之前做B端業務時,寫的某某設計公司獲得全國設計行業金獎,就屬於通稿軟文了。

非常規軟文:這塊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軟文,而是以問答、評論的方式展現出來的,拿不上臺面,但又不可或缺。畢竟最有效的打法,往往是那種有點偏門的。

02

軟文投放的技巧

瞭解媒體的價位是投放的第一步。做軟文的投放,意味着要花錢了,花錢之前首先要了解下媒體的價位段,這樣投放起來就知道自己有沒有被坑到。

根據我的經驗,權威媒體的價格平均約在200~300元一篇,綜合媒體的價格在100~200元一篇,垂直媒體和地方媒體的價格在幾十元,最低的甚至10元就可以發佈一篇軟文了

上面是平均的價格,實際投放起來的價格是參差不齊的,比如上某些大媒體首頁的價格可以高到幾千塊,甚至過萬的媒體也有。

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如果公司不差錢,就想在大媒體上狠狠的露一回臉,也是可以去投的。至於花幾萬塊,上一家媒體的首頁,值不值得呢?老闆開心就行。

瞭解媒體的類型投放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知道了價格區間,接下來要知道媒體的分類,是根據不同類型的媒體進行投放的,所有媒體大致分爲:五大門戶、央級媒體、官方媒體、報業媒體、綜合門戶、行業門戶

類型不同,價格不同,價值也不同。做軟文投放目的是爲了有權威媒體背書,那麼在組合選擇時,五大門戶、官方媒體是一定要選的,然後搭配行業門戶,這篇軟文的投放就齊活了。

有些業務對地域性要求較高,就像我之前做的B端設計業務,針對的主要是廣東省內的客戶,我們在投放軟文時,偏向於選擇深圳熱線、大粵網、南方企業新聞網等有地域屬性的媒體。

如果你做的是全國的生意,地方媒體選擇上就有點困難了,建議直接投綜合媒體,弱化地域界限。

不以收錄爲目的的投放都是耍流氓。清楚價格了,知道類型了,就可以進行軟文投放了。

打開媒體投放後臺,發現有幾千個媒體可以選擇,如果自己有選擇困難症,那真的就悲催了。在可以投放的幾千個媒體裏,如何選擇有價值的媒體呢?記住一定要選擇包收錄的媒體

如果一個媒體投放後,不被收錄,用東北話來講就是:你投那玩意兒幹啥呀?再爲大家科普下投放軟文的目的是什麼,是在搜索引擎裏搜索品牌詞時能夠被搜索得出來,要知道只有被收錄的鏈接才能被搜索出來。

如果你在一個媒體上,哪怕是五大門戶的首頁發了一篇軟文,沒有被某度收錄到,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爲軟文待在媒體首頁的時間有限,收錄的價值在於幾年之後,當客戶在搜你們品牌時,依然能出現結果,沒有被收錄的話,這種情景就不會出現了。

所以在選擇媒體時,勾選條件選項時,我第一個做的是勾選包收錄的媒體,如果萬一在這樣的媒體上投放了,沒有被收錄到怎麼辦呢?可以免費幫我們換媒體,直到收錄爲止,那種包效果,沒有效果就退錢的感覺還是很棒的。

如果做信息流廣告,沒有效果就退錢,那這個世界不知道得變得多美好。

控制好軟文投放的頻次才能做到花小錢辦大事。籌備工作都做好了,媒體也都選好了,那麼一個月投幾篇才能看到效果呢?或者借用老闆最常問的一句話:你覺得多長時間,咱們的影響力能做起來?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投放預算和影響力的提升時間成反比。也就是錢越多,越能快速地做起品牌影響力。

對於廣大預算不充足的中小企業來講,最佳的投放頻次是1個月投放1篇通稿軟文,預算2000~5000元即可;一個月投放3篇新聞軟文,每篇預算200~2000元即可;每一天發佈1篇日常軟文,發佈到自媒體,不要錢!按照這種頻次,基本上3個月就能有一些聲量了。

如果想更快速、花更少錢提升品牌影響力,方法有嗎?也不是沒有,就是做營銷事件了。

好處是在沒怎麼花錢的情況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品牌瞬間傳遍大江南北。不好的一點是事件營銷往往是負面或擦邊事件比較好傳播開來,也就是好事不出門,傳千里的未必是好事,這就需要品牌方自己拿捏了。

03

最後

軟文投放的技巧還有很多,都是細枝末節不足爲外人道也的。比如軟文底部如何放官網的鏈接、如何把二維碼放進去、甚至把聯繫方式放進去,這都是有技巧的。

總之,想玩轉軟文投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掌握的,不過一旦掌握了,日後你想做起來一個品牌就簡單了很多,因爲你知道如何花小錢或者不花錢能把品牌影響力做起來。

通過軟文投放,品牌有了影響力。那麼,你去找投資人或者找經銷商,是不是容易很多了?商業的本質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就看大家能不能玩得轉了。

作者:老虎講運營,《全棧運營高手》作者,品牌打造專家,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欄作家,專注產品運營與推廣,精通運營推廣的各個模塊,擅長品牌打造和爆款製造,號稱運營推廣老司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