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到底是敵還是友?怎麼一直騷擾我?

李砍柴書院&簡書寫作營

若如 情緒及心理研究所


情緒,是我們的一種體驗,是我們對內在需求有沒有得到滿足的一種反映。

如果我們的內在需求被外界事物所滿足,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比如,輕鬆、愉快。

如果我們的內在需求沒有被外界事物所滿足,就會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比如沉重、悲傷。

需求比你想象中更堅持,只要還沒被滿足,它都會鍥而不捨,要不直接騷擾你的生活,要不就躲在暗處,等待騷擾你的機會。

所以,不要以爲無視它,就能解決它。

除了體驗快樂和痛苦之外,情緒還能引起生理上的變化,比如,快樂時,眉開眼笑,面色紅潤,悲傷時,面色蒼白,血壓升高等等。

很多人對情緒有誤解,以爲情緒是無法控制的,視情緒爲病毒,於是,開始錯誤地對待情緒。錯誤對待情緒有二種方式:

1、逃避

當情緒來臨,尤其是消極的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想盡辦法去逃避自己所恐懼的情緒,有時甚至會矯枉過正。

如果我們害怕被拒絕,就會避免可能產生被拒絕的情況,我們就會不敢追求,不敢愛,逃避人際關係等等。

我的一個朋友小婷,她很長段時間都處於負能量的狀態。爲了"解決"問題,她每天起牀就看一堆心靈雞湯的句子/文章,不停地爲自己打氣,自我催眠。

看着就心痛。

我們又怎麼可能騙過自己的內心呢?

2、否認

當我們不希望別人看出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否認情緒,我們會說,“沒什麼,很好啊”,一味的隱藏負面情緒,只會讓痛苦變本加厲。

否認情緒就是否認自己。因爲在你否認自己情緒的時候,別人也不知道你的情緒,也就當然不會調整自己的行爲。

結果,你便會很容易覺得委屈,覺得別人不尊重自己,其實,都始於你不尊重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複雜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又彼此關聯,一不小心就會把我們控制住。

但我們並不應該和情緒對抗,多個敵人不同多個朋友,更何況與自己爲敵,不論哪一方羸,你都輸。

我們應該嘗試敞開大門迎接情緒,認真地感受情緒,把情緒當做自己的朋友,嘗試與它親密相處。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和情緒和諧相處呢?

接納起伏的情緒

情緒起起伏伏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一個健康的人必然是一個會有情緒跌宕的人,我們不會發現一個正常的人永遠開心,也不會看到一個人永遠不開心。

期望實現,就會開心,經歷喪失,就會悲傷,被侵犯,就會憤怒,這些都是一個健康人的正常情緒。

覺察和感受情緒

情緒和夢一樣,是我們鏈接潛意識的通道。

受過的教育告訴我們要積極,要樂觀,要開心,但是我們心靈深處的感受,纔會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很多時候,你發現,你已經擁有的很多外在世界的資源,但是你並不開心,爲什麼呢?

期望實現,就會開心,反過來說,你不開心,代表你還有內心更真切的需要還沒有被看見,你心靈深處的願望還沒有被實現。

情緒感受得越通透,也越能幫助領會我們心靈深處的願望和需要是什麼。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