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34——侮辱或可催人奋进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可是,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不仅富甲一方,而且富过“六代”,被人们称作“窥见上帝秘密的人”。

假如真的有什么秘密,我想这样的秘密中一定会有一条——良好的家教。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老洛克菲勒给儿子讲述了一个他一直珍藏的一张照片中的故事。

他说,“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珍藏它,更珍藏了拍摄那张照片的情景。”

这张照片是老洛克菲勒上中学时的一张同学合影,奇怪的是,他视之若宝的这张照片上却不见本尊,有的皆是衣着光鲜的他的同学们,那些富人家的孩子。

故事里,那是一个下午,天气晴朗,老师告诉同学们,有一位摄影师要来拍摄大家学习时的画面,顿时同学们的心情也如同天气一般晴朗。少年时的老洛克菲勒更是心花怒放,他是“照过相的,但很少,对一个穷苦家的孩子来说,照相是种奢侈。”他一心盼望着能够拿着照片,飞奔回家,给妈妈看。

可是,非常遗憾,甚至说,简直就是侮辱。摄影师因为他的衣着简朴,觉得寒酸,和画面不搭,竟让老师把这样一个孩子叫出座位,离开拍摄中的场景,离开他心心念念的那张照片。

这样使人无地自容的侮辱,如果换作别人会怎样呢?自卑自哀?自暴自弃?大光其火?还是其它?

老洛克菲勒知道他的父母为了送他来读书,已经尽其所能、尽其所有了。他不抱怨、不迁怒、不自卑,只是“在心底里攥紧了双拳”。攥紧拳头,不是要打人,而是立誓,“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让摄影师给我照相算得了什么,让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给我画像才是我的骄傲!”

当誓言变成现实的那天,我们惊讶地发现,侮辱既可以给人以刺激、打击,甚至摧残,让你萎靡不振、颓废不起,就此堆下去,也可以给人以当头棒喝、醍醐灌顶,警醒你、激励你,以催人奋进、天天向上的成就驱动,给你动力,让你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站起来,且站得更直、更高、更加顶天立地。

读到这儿,我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有差不多的一个故事。

那时,我20多岁,在工厂里搞宣传、当干事。有一次,参与工厂对外宣传的专题片制作,我们一行到北京一个大客户处拍摄产品应用场景,晚上回酒店用餐时偶遇来此谈业务的一位领导S。S是我们厂一个车间副主任。和我们偶遇之前,S主任已经喝了一悠,“他乡遇故知”,于是乎,“将进酒,杯莫停”,这第二顿酒喝下来,不知何故,S主任突然心情不爽,开始絮絮叨叨地找茬指责我,继而破口大骂,在众人劝说下,依然骂骂咧咧、不依不饶。我不知何处何事得罪了S主任,心中有懵懂、有忐忑、有委屈、也有愤懑,在劈头盖脸的骂声中,一时间,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我咬紧牙,选择了隐忍。

后来回到房间,一个人平静下心情,想他或是心情压抑,借酒发泄,就找了我这个在酒桌上无论是职级、还是年龄都差了太多的“软柿子”来捏;或是他不是冲我来的,只是借我来指桑骂槐,我代别人受过、挨骂;或是拿骂我,在场面上“竖棍”立威;或是对我那性格倔强的父亲,S主任属下的一名普通员工,曾经怼过他的一种报复……我当时思考的结果是,不管怎样,激励自己,都不能被人看扁了,你必须再加把劲,你要干得更好、更出色。

我那时还没有看过老洛克菲勒的这段话,他说“每个人都有享受掌声与喝彩的时候,……也有遭受攻击和侮辱的时候,除去恶意,我想我们之所以会遭受侮辱,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欠佳,这种能力可能与做人有关,也可能与做事有关。所以,我想说,蒙受侮辱不是件坏事,如果你是一个知道冷静反思的人,或许就会认为对待侮辱的不同态度或采取的行动,也可以体现人的能力高低。”

十几年过后,当我再一次偶遇S主任时,我主动问好,他愣了一下,一刹那,脸上表情很丰富,随之极为热情地拉着我的手,拉起家常,嘘寒问暖。我也谦恭地一一应答。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是我成长中的贵人。

老洛克菲勒讲,“我知道任何轻微的侮辱都可能伤及尊严。但是,尊严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己缔造的。尊严是你自己享用的精神产品。”

我相信这句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