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產下3女試行教育實驗,僅1招全部培養成象棋天才,專家:不提倡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拉斯洛·波爾加,匈牙利人。在上大學期間,波爾加閱讀了大量的名人傳記,包括蘇格拉底、愛因斯坦等這些偉大的思想家。

原本就對傳統的“一刀切式”學校教育感到失望,再加上對“天才”的迷戀,波爾加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對自己的下一代試行“特殊”的教育實驗,旨在將他們全部培養爲人人敬仰的“天才人物”。

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這個計劃能夠成功。波爾加大膽猜測:任何孩子,在任何領域,都能被塑造成卓越人才。

有了計劃,就要實施。波爾加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妻子,在與母親朋友的女兒克拉拉第一次約會時,波爾加就向對方講述了自己的這個計劃,經過一年半的書信往來,波爾加意識到克拉拉就是他的真命天女。沒多久,求愛成功的波爾加就進入了婚姻殿堂,大女兒也在1969年降生,一場教育實驗就此展開。

波爾加爲他的大女兒選擇了國際象棋領域,在女兒年僅4歲時,就親自教她下棋。隨後,經過八個多月的學習,波爾加帶領女兒參加了布達佩斯女子象棋比賽,隨即獲得十一歲以下級別組的冠軍。

波爾加看到了成效,在女兒六歲時,波爾加斷然拒絕女兒接受學校的義務教育,而是選擇在家親自教學,這樣女兒每天就有了足夠充分的時間來學習國際象棋。沒過多久,波爾加就發現自己的水平已經不足以教導女兒,便隨即爲她聘請了國際象棋教練。自己則是利用業餘時間從國際象棋雜誌上剪下20萬張棋局,供女兒練習不同棋局和研究對手之用。

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女兒也是在22歲時就獲得了國際棋聯授予的特級大師稱號,成爲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選手。之後的二女兒、三女兒,波爾加也重複了同樣的教育實驗。最終三個女兒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大女兒是第一位獲得國家象棋特級大師的女選手;並在1996年的女子世界冠軍對抗賽中獲勝。

二女兒的最高成就是獲得了國際大師稱號,僅次於大姐的特級大師稱號。

三女兒最爲優秀,她打破了獲得特級大師的最年輕紀錄;並在2004年,榮居世界第八。

三個女兒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波爾加也是放出了豪言:如果他所提倡的超前專業化方法能夠推廣到一千個孩子身上,人類或許就能攻克癌症和艾滋病。

其實,波爾加使用的方法,現在人們通常稱其爲“刻意練習”,或者被稱作“一萬小時定律”。那麼,是否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使用這同樣一套方法都可以解決呢?《成長的邊界——超專業化時代爲什麼通才能成功》這本書的作者大衛·愛潑斯坦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更是對“搶先開始”、“早起步”等類似的說法嗤之以鼻。

“刻意練習”四個要素以及心理表徵

什麼是刻意練習呢?“刻意練習”理論的創立者安德森·埃裏克森提出了四個關鍵要素。它們分別是:

第一,刻意練習要有明確的、具體的目標;第二,刻意練習必須是非常專注地進行;第三,刻意練習必須獲得快速、詳實的反饋;第四,刻意練習必須努力突破舒適區,尋求難度很高的挑戰。

由於刻意練習需要非常專注的進行,而“一萬小時定律”表明要成爲頂級大師,大約需要花費一萬個小時的專注時間。因此,搶佔先機就變得格外重要了。這也就是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紛紛效仿波爾加的做法,在孩子年齡很小時就強迫他們每週練習鋼琴幾十個小時。

“心理表徵”可以認爲是刻意練習的主要成果,但我們常常會把這種現象當作“天才”的表現。什麼是心理表徵呢?安德森·埃裏克森說:“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這個說法非常抽象,《成長的邊界》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可以解釋這個概念。

心理學家阿德里安·德赫羅特召集了大量不同級別的國際象棋選手,並將中盤的國際象棋棋局在每一位選手面前一閃而過,之後讓他們每個人憑藉記憶還原出所看到的棋局。得到的結果沒有出乎任何人的意料之外,特級大師在看過大概三秒就可以完整復原棋局;大師級棋手復原正確的次數是特級大師的一半;而水平更次一些的國際象棋普通愛好者則永遠無法還原棋局。

也許你的看法是,水平越高的選手,他們的天賦越高,記憶力更好,因此結果沒有什麼意外的。但是,當心理學家稍作改變,把中盤棋局換成了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棋局(胡亂擺的棋局)時,所有專業選手的復原表現和普通選手的復原表現就沒有任何差別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最頂級的國際象棋大師並不是就擁有最頂級的記憶力,而是在長期的刻意練習過程中,他們對國際象棋棋局的心理表徵越來越強,因此他們可以將棋局劃分爲幾個不同的組塊,只要記住組塊的排布,也就記住了整個棋局的排布。而對於胡亂擺佈的棋局,他們刻意練習形成的心理表徵也就不復存在了。

還有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這種現象。現在很多學校、奧數班都開始教授珠心算,經過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很多小學生都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出算盤,非常快速的進行算術運算。當我們做不到那麼快速的心算時,往往會認爲自己的數學天賦不夠,或者智商不高。但其實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爲刻意練習形成的心理表徵在起作用。

“刻意練習”的侷限與誤解

是否這個世界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刻意練習”來解決?我們是否能用刻意練習儘快攻克癌症、艾滋病等疾病呢?《成長的邊界》這本書的作者提出了反對意見。作者認爲,刻意練習適合的是友好型的學習環境。比如像國際象棋、高爾夫等項目,它們的規則都十分明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規則內行事。而且,我們所做動作的結果也能夠立刻得到反饋。比如國際象棋,老師會糾正你哪步走得好,哪步走得爛,這些都是基本確定的。像高爾夫球類,我們打得太遠、太近、是直球、左曲球,還是右曲球,這些都是能夠立刻知道,根據反饋迅速做出調整的。

但在現實世界中,很多領域並不具備重複而清晰的模式,重複練習一種模式並不意味着真正的學習。霍格斯拿網球做了這樣一個比喻,現實世界並不是類似於網球規則比賽的世界,而是“火星網球”世界,你只能看到選手拿着網球和球拍出現在球場,但沒有人告訴你比賽規則,你需要做的是推導規則,而且這個規則還會悄悄地改變。

關於刻意練習,還有一個很大的誤解。有些人認爲刻意練習應該越早越好,並且要把所有專注的刻意練習時間都用在一個項目上,這是因爲他們認爲頂級的選手要比普通選手每週花在刻意練習上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但科學家在審視運動員每個年齡的刻意練習時間時發現,普通選手在12——15歲之前的刻意練習時間竟然比頂級選手還要更長一些,只不過在12——15歲之後,頂級選手每週的刻意練習時長才遠遠高於普通選手。

這怎樣來解釋呢?科學家把頂級選手“不刻苦”的那段時期稱之爲採樣期,他們通常都會嘗試各式各樣的項目,通過各種項目的鍛鍊後,纔會開始做出選擇。像網球冠軍費德勒在孩童時期就嘗試了滑雪、摔跤、游泳、滑板、籃球、手球、乒乓球等各式各樣的運動,而不僅僅是把所有時間都用於網球這項運動,即使他的母親是一位網球教練,也沒有要求他這樣做。

結語

成爲專才?還是通才?查理芒格曾經用“鐵錘人綜合症”來形容那些把世界上所有問題都看成是釘子的人。他們會把人爲設置的學科、規則看成是某種邊界,然後永遠不踏入邊界外的其他領域。這樣的做法毫無疑問是狹隘的,我們或許成爲不了通才,但我們能夠選擇做到的是——不爲自己的人生設置邊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