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淺的看看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神奇,也不那麼神奇。

可能因爲學習到的只是皮毛,便按自己的理解羅列要素如下:

1.目標,即第一個核心、一個目標、一個出發點,建議用多種顏色勾勒下這個目標,顏色越多,有利於發散思維的廣度。比如:你用了7種顏色畫出中心,可是在支脈上只用到4種,那麼總會有點兒心裏不舒服,尤其是有一點點強迫自己的習慣的,那麼可能會想方設法的再思考得更深刻一些,這樣也是不讓自己偷懶的妙招。

2.顏色支脈,即分觀點,單一色素表達這條支脈,能拉多長,能拉多少個觀點(因爲你會比較各個支脈的長度、層級),有利於儘可能的發散思維。

3.字,記住是字,意思就是在做一條支脈表達時,能多簡短就多簡短,越簡潔,越是核心字眼,放飛思考的可能性也會因爲足夠精簡,而多了許多可能性。

4.連接,不僅是一條支脈的直接相關,還有跨支脈的相關性,這有利於整合。

5.斷舍離,在完稿之前,總會有一脈思維特別的枝繁葉茂,也有幾脈是比較刁零的,繁茂的就是目標的重點,而整體的層次感也表達出來,最最次要的枝葉該刪就刪,能留白也是件好事。

思維導圖重點在思維,導圖只是工具,是緊扣目標,發散思維(不跑題)的工具。

當然,確實好用,是一把解決問題的利器,既可以避免思考的侷限性,又避開胡思亂想的陷阱。

多用多練,把使用思維導圖變成一種習慣,這點在整理自己知識體系方面有用。

可能,思維導圖還有更多奧妙,沒事,繼續揣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