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性稀缺到底是什麼梗

匆匆掃完《週期》、《稀缺》,因爲是匆匆,結果只能是粗心大意的抓幾條梗概。

是分享,也是記錄,曾經看過。

週期,懷疑是對“波浪”的另一個表達,用一個形容表達,因爲私以爲,週期沒有太多亮點。

否極泰來的意思,有一個算是新發展的觀點是:這件事的週期,會影響那件事的週期。即,不同的事物各自運轉着,同時也在相互作用。

至於,週期的運用,

一個是隨大流,如果自己對週期的把握不甚清楚,那還是要相信羣衆的力量。

另一個是在週期的環境,其實不是隨波逐流,建議採取定投的方式,因爲眼前的巨浪,一旦拉長了時間軸,最終都歸於平靜,而控制自己投資,最保守的方式,就是多一份定力、多一份清醒,持之以恆,也是聚沙成塔的模式。

這是掃完週期,初淺的體會。


再談談稀缺,我有點煩這麼拗口的兩個字,沒有什麼稀缺,其實就是欠~

欠錢的,會專注於錢;欠時間的,會焦慮在時間;欠朋友的,會有點兒鬱抑吧……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至於作者,扯了一通所謂“帶寬”,可能是被4G、5G洗腦了,於是引用了“帶寬”這個詞,比擬得是蠻生動的,其實就是指人的精力、思維層面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心理狀態等。

有兩個例子,可能更簡明些:

一個是屁股決定腦袋,一般坐在什麼角色,思維的角度就是那樣了,利益的關切點在哪裏,對問題採取的方式方法,也就是那樣了。

另一人是,如果兩口子經常吵架,基本上是太閒了。因爲沒有事情可忙,經濟壓力又大,自然就會頻繁引發口角的爭執。

還有……很多的例子,如果理解的話,都可以歸納到欠這個字眼裏。

那麼,怎麼能不欠呢?

可能,我理解的,關鍵是做,先做做看,總好過不動。

做的時候,要堅持,也要採取有條理、有重點的科學做法。

會欠下來的,怕是對眼前的執念偏重了些,可能是主次沒有分清楚,可能是視野不夠開拓……原因,最終還是要結合實際的情況,拆開來看看。

能做到不欠的,先把思考問題的方式找對了,然後就去做看看,不行就再試試其他的方法。


有點小失望的,本來對稀缺的理解是想找到人們對於“物以稀爲貴”的原因。

想佐證一番自己對稀罕的正解。

最終,感覺稀罕的事情,也很平常,並不特別。

只是因爲少,因爲你擁有的,遠不足你需要的,於是就稀缺了。

如果跟着作者的思考,我想稀缺還可以再寫他兩三本的大頭書。

但是,真正稀缺的恐怕是,你會用多少這本《稀缺》裏頭講的道道呢?

留句廢話:物隨心轉、境由心生,有容乃大、命由已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