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投資最美妙的過程

等待,是投資最美妙的過程。

之前,認定的方向,也沒有錯,確實帶來了20%的收益。事後,用懷疑的眼光再審視一番,我選擇放棄,見好就收的跑了。理由是:雖然是獨霸的數據,但是專有的權利不在他自身手裏,而是看上面喫飯,那這樣的票,即使有穩定盈利的空間,想來也是要打個折扣的。

果然,在拉高了50%左右,現在它已經是跌跌不休了。

另外分享一個最近的思考。

因爲,很莫明其妙的一條消息:在昨天,7月5日,所謂證券時報網訊:據文化和旅遊部消息,2020年國內旅遊人數28.79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52.1%。國內旅遊收入2.23萬億元,同比下降61.1%。

這是利空嗎?不是!這是特大的利好。

有此結論的想法,不是阿Q,這真的是利好得有理有據:


凡不能殺死它的,只會使它更強大。

誰都知道疫情給全球旅遊業帶來的衝擊。

這是受打擊最嚴重的行業。以至於連朋友圈裏的幾個導遊,似乎已經當起了一年的微商。

且不說,能撐着活下來,活到最後的,能喫到最大的那塊蛋糕;小微商是這樣子自救的,旅遊的上市公司,自然也努力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爭取活下來。

還有一點,我預計應該會得到ZF層面對這一產業的支持,

因爲它不僅關係到當地的產業收入,而且解決衆多的就業問題,何況當外循環備受阻撓,而國內疫情受控的情況下,旅遊在拉動內循環的環節中必然要扮演當家花旦的角色。

那麼需要的應該是兩個信號:

一是自發的人數、收入增長;

二是政策層面有力加持。


今天你對它愛理不理,明天它會讓你高攀不起。

小散其實永遠也不要相信自己資金的能力。因爲,那個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動不動幾個億的資金進出,發生的時間卻不超過60秒,然後一衆的小散就成了炮灰。這似乎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小散能夠擁有的優勢是自有資金的可持續性。正常情況下,你比那些大莊家,遠遠耗得起,也等得起。所以,如果傳說中會在2023年復甦的旅遊行業,現在的價格,就是遠低於價值的籌碼。

建議,關注疫苗接種的進度,以及對印度DELTA變異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南亞的情況。

人有時候,一旦悲觀,就往往很容易變成絕望,或者說是更加悲觀。

在樂觀的時候,往往容易得意忘形。

這都在情緒表達的時候,缺少了空間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面對旅遊產業的情況,當下表現出的情緒,其實也差不多,畢竟《烏合之衆》對羣體的描述得實在很精闢。

等待,一直是投資最美妙的過程。


數據的相對性,要客觀全面。

對數據敏感,應該是每個小散必須要有,或者也是自信的來源。

但是,一個數據是可以有很多理解的角度的。

比如:一張K線圖,下跌的,如果你倒過來看看,就大概能預計出什麼情況下,有可能快速反彈。

這相對的觀點,很常見,有一種特別的觀點不常見。

就是拉長了數據的時間軸,再來看數據,類擬於把K線切成周、月來看。

比如:2020年下降的旅遊產業,與2019年對比,是一個利空的消息,接近是打了5折,也意味着產業收縮了一半。

那麼,預計2021年呢?在已經打了13億疫苗,對新冠病毒理解得更深刻,能夠採取更多措施的情況下,以及今年的百年大事(紅色旅遊),相信不更差,只要有增長,就是在原本5折的基礎上增長。

在一個極低的基數上,稍微增長,便似乎是很大的增長,可見2021年,應該是樂觀的。

那麼2022年呢?2023年呢?

最後,問一句,按這個預期值,近三年的PE,我想,應該都不會小於1倍吧?這個估計可能還小氣了,應該可以預計2倍以上的P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