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學習,有沒有中招兒?

第一類僞學習——追逐各類“乾貨”。

無論乾貨的表現形式是20分鐘音頻、10分鐘視頻,還是PPT(演示文稿)或者思維導圖。

第二類僞學習——追捧各類“大神”。

想當然地覺得聽了牛人的分享,自己也會變牛,而且也沒有能力辨別那是真“大神”還是“跳大神”的。

第三類僞學習——崇拜各種“新知”。

最喜歡一些高屋建瓴的圖書,看到“你從前對職業規劃的認識都是錯的”這樣的標題就趕緊打開,碰上從量子力學開始講創業,或者從腦科學出發談溝通的文章,能興奮得渾身發抖。

第四類僞學習——沉迷於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努力。

對這類人來說,勤奮、堅持,以及讀書、聽在線課程的數量本身就是意義。有人奔波於各個社羣,有人蔘加各種訓練營,有人立志一年讀50本書,有人堅持每天打卡背單詞……

當然,僞學習也不見得都不好。最糟糕的是有些人翻了一堆書、收藏了一堆乾貨、參加了一堆微課之後,以爲自己已經聚沙成塔,其實還是一盤散沙。

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供接收的信息量空前氾濫,但能否真正地通過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還在於學習者自己。

如何全面提升學習能力、構建個人知識體系,纔是最重要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