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不設限,未來方可期 | 你的成長路徑在哪裏?

最近爆火的新“概念”——雞娃,指的是北上廣深新父母們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爲“給孩子打雞血”,不停地讓孩子去拼搏、去學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狼爸虎媽們,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希望他們在幼年起就嶄露頭角,成龍成鳳。

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是家長、孩子一起勞心勞力,家長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完成,甚至忽略了孩子本人的特點和意願。

就像一句話所說:一定要去教猴子爬樹,而不是找100只豬讓它們上樹

其實不只是北上廣深的孩子們,目前中國99%的孩子都是在“好好學習、考好學校”的單行道上行駛,教育的現狀加上家長們對教育的偏見(比如認爲學藝術不好發展,考技校沒本事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行駛”方向,如果他們能在“八車道的高速公路上開車”,會是什麼景象呢?

這是我在閱讀《成長的邊界》一書時偶然的思考。

從業30年後,康諾利重返校園讀博士時,師從心理學家和國際象棋大師南德·戈貝特,研究了這樣一個問題:

爲什麼有些專業人士在自己狹隘的“一畝三分地”之外,難以取得任何成就;而另外一些人卻擅於拓展自己的事業?

他發現:那些成功轉型的人在職業生涯早期就接受過更廣泛的培訓,保持多條職業道路暢通,即便他們在追求一個主要的專業時,依舊如此。他們在“八車道的高速公路上開車”,能夠跨越能力範圍,成爲通才。

而這,也是《成長的邊界》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所在。

成長的邊界,這個時代爲什麼更需要通才?

《成長的邊界》一書是大衛·愛潑斯坦所著,這本書是《紐約時報》排名第一的暢銷書,受到美國前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及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的盛讚,在剛結束的2020年被比爾·蓋茨重磅推薦,國內萬維鋼、李笑來、古典等人一致稱讚。

人類社會的重大突破,大多是由身兼多能的通才完成的。

2015年,愛潑斯坦受邀參加一次演講,在準備過程研讀了職業化和職業生涯轉向的專業文獻,並驚訝地發現有一項研究顯示:那些在大學畢業後就早早從事專業化工作的人,剛開始時他們的薪水確實比較高,但是較晚從事專業化工作的人,他們找到的工作更適合自己的技能和個性,與前者在薪資上的差距很快就能彌補。

除此以外,在體育領域、科研領域、藝術創意領域,作者也發現了類似的研究成果。

而這也證實了作者“晚一步專業化”研究成果的真實性,並將其從體育領域逐漸拓展到教育、音樂、天文、藝術、科學、商業、醫學、職場等領域,在多年研究後成爲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大量不同領域的一流成功人士的案例,以總結出主流不同於主流的成長路徑,深入剖析了過度專業化的弊病,並對通才在人工智能時代發展的重大意義做出肯定。

社會趨勢萬變,把自己磨礪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不斷跨界來拓展能力範圍。

從此成長再無邊界,未來無盡可能。

這本書對如何成爲通才進行了詳盡的論證和方法描述,下面我選擇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來講。

刻意練習不一定是最好的,多去進行新的嘗試

一萬小時定律曾一度被我奉爲圭臬,如果我不能在某件事情上做好,是我的投入還不夠。可這本書告訴我:不是這樣的!

沒有一個專業練習者能夠成爲自己所在領域的變革者,也就是說:所有重複奮鬥的時間裏,你只是在不停地挖自己的那條溝;你只是在自己狹隘的空間內鑽研,無法取得極大的成就。

日益嚴重的專業化造成的是“永無交集的平行溝渠”。

每個人都在埋頭挖自己的溝,越挖越深,鮮有人站上來看看旁邊其他人的溝。

多去進行新的嘗試。每當我們要改變現有方向時,總有人會站出來說反對:棄理學文太難了;你之前學的音樂現在怎麼又想去學管理呢?你怎麼想一出是一出呢?

當然我們要承認,隨着年齡的增長,個人壓力越來越大,做新的嘗試要承受的也越來越多,轉變更加困難;因此,做新的嘗試的過程確實是越早越好。

不斷進行新的嘗試,教育擴大我們的視野,學會多角度看問題的同時,也能提高我們的創新思維,如書中80多歲的老師弗林,仍能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創新,影響整個大學的教學風格。

小結

人生不設限,成長無邊界。

不要一直埋下頭走眼前的路,擡起眼看看周圍的風景,也可以去別的地方轉一轉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