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稱的地名

【應馬維駒先生邀請聊聊北京的地名】

中國古建築講究對稱之美,要有所對應,即所謂的“華蓋閣道,上應天文”。以紫禁城爲例,其核心位置是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從外城的永定門經過內城正陽門,進入大明門穿廣場,至皇城承天門。

在中軸線的東西兩側, 對稱排列着內外兩城的建築。老北京內城郊外南、北、東、西四處分別建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相對應的是天南、地北、朝日、夕月四方位。

歷朝選址定都,有“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時,下得地勢,中得人心”的記載。不僅皇宮的修建要以中軸線上左右對稱相互呼應,就如行政區域的建置及名稱亦莫不體現着對稱均衡。

以河流、山川爲界的,有河南必有河北;有山西自然少不了山東,南北東西對稱之美無處不在。同樣,城市街道的命名就跟詩詞對聯的文句、平仄相對般,講究“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在北京對稱的地名不在少數,如:天安門、地安門;東單、西單;南線閣、北線閣等。且,很多故老相傳的地名也隨時代變遷或因不登大雅而作修改。

如珠市口大街與相鄰的騾馬市大街,兩處均曾有名人居住過,住珠市口的是編篆《四庫全書》,還提出過“古詩多病”等雷人觀點的“紀大煙袋”紀曉嵐。

而騾馬市大街裏,同樣走出了寫下500萬字編年體明代大事記《國榷》的歷史學家談遷。“珠市口”,在清代那是京城豬的交易市場,原稱“豬市口”。二人文辭沈博絕麗操翰成章,均是筆大如椽,然居住之所其地名卻是相當的俗氣。

又如,“騷子營”、“羅鍋巷”等,而原宣武區即現在的西城區內康有爲故居“米市衚衕”旁的“南大吉巷”,當初名字已遠非雅正相背常俗相違,甚至還帶着點兒驚悚,那地曾叫“打劫巷”。至於“鬼門關衚衕”,則改作了“貴人關衚衕”。

關於“西郊市”和“東郊市”,據《北京檔案史料》的記載,是在1939年,當時北京的西郊東郊要分別籌建商業、住宅及工業區的原因而命名。

復興門外大街街心花園有“公主墳”,東四環路四惠橋西南側的通惠河北岸中有“八王墳”。地名中是既有王爺,亦見公主。雖說公主墳裏埋葬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公主(順治皇帝母親的義女孔四貞),可“八王墳”裏卻曾葬有清代號稱“八王”的阿齊格。

“歎爲觀止”的還有北京的“大、小西天”。從新街口往北,有街名叫“小西天”;而北海公園北岸有闡福寺,寺中有萬佛樓,又稱爲“大西天”。

還有用以區分相同地名的,如“八里莊”,在朝陽的稱“東八里莊”;海淀的叫“西八里莊”。 另外,老北京還流傳着一句話: “有名的衚衕三千六,無名的衚衕賽牛毛”。北京的衚衕裏,像“東營房衚衕”、“南營房衚衕”這類對稱名稱的就更是多不勝數了。

(本文同時發表於今日頭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