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取消週報制度後,普通公司還需要寫週報嗎?不懂閉環別亂搞 1,員工不認同 2,上級不作爲 3,缺乏目標導向

工作中有必要寫週報嗎?

朋友小張告訴我,她的領導要求她們每週都要提交週報,然而週報的內容她寫來寫去都是那幾句話,不交要扣錢,交了也沒有反饋,她真不知道爲什麼要寫週報,感覺太浪費時間了!

去年七月中旬,阿里宣佈不再強制員工上交週報,還要杜絕形式大於內容沒有思考的ppt,而且不鼓勵低效加班。

在社交平臺上,一位阿里的員工寫下:“座標阿里,今天開始不寫週報,週五六點就下班了。突然間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有些員工的週報寫得比“論文還精彩”,這種職場怪象導致部分員工在週報上至少要花費4-5個小時。

很多員工都受公司這個報那個報的問題困擾,每天的工作已經很忙碌了,還要寫一堆總結,難道領導是想通過這些報表監督員工有沒有認真工作嗎?

其實不一定是!

有的公司要求員工制定週報等報表,其實是爲了檢核公司的整體目標是否按計劃推進。在週報的檢核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員工在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也能更好地爲領導安排下一週的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我曾經的工作就是負責制定周月報模板,管理周月報的落實情況,從我閱報無數的經驗來看,週報是否有必要填寫,關鍵取決於員工的上級領導! 

領導沒有反饋,也只是爲了滿足公司的管理要求,那麼團隊推行這種制度就非常頭疼,往往都是在應付工作。

但如果領導重視,能及時地找員工溝通、解決困難,那麼週報就是一個活的工具,是會產生團隊效應的。

那麼,什麼樣的週報纔是合格的週報,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

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週報的內容是需要與月度目標相結合的,填報週報其實是在做目標的對標與檢核,而不是做流水賬,更不是寫日記!

員工討厭寫週報,只是把它當作應付的工作,主要有3個原因:

 1,員工不認同

員工沒有認識到週報的重要性,認爲它只是公司管理和監控員工工作的工具,那麼就一定寫不好週報。

 2,上級不作爲

上級領導如果不重視、不批示、不反饋,結果可想而知,員工也只是應付了事。我見過優秀的領導,會在每週的最後一天跟員工開周例會,將員工的簡報一一批示,對共性問題進行反饋,並佈置下一週的任務。

這樣的情況下,週報就是一種管理工具,員工也願意在每個節點,對工作進行檢核對標。因爲有人管理和監督,效果就會不一樣。

 3,缺乏目標導向

好的週報其實是要與月度目標、年度目標、個人職業規劃相結合的。每個階段一旦員工有提升,公司就要及時給予口頭或者物質上的獎勵,積累到一定次數,員工的加薪與升職都要結合起來。

沒有這一環扣一環的管理舉措,公司就不要學大公司的這一套,會越搞越亂的。

想要員工認同週報這種工具,公司必須有系統化的管理做支撐。把“職業規劃——公司目標——檢核——獎懲——員工晉升”相結合,週報纔可能被有效地落實。否則不建議使用這種工具,會成爲負擔!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內外,助你實現更高價值!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