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失去熱情就一定要辭職嗎?小心後悔!心理學家教你4招解決 首先,你的內在動機非常重要 其次,可以通過外部動機的四種調節方式進行調節:

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對上班失去熱情,即便你是再優秀的員工,都無法保證時刻對工作充滿激情!

在過去十幾年的工作過程中,我發現員工在遇到以下這幾種情況時,容易對工作失去興趣,產生厭倦心理。

1、工作成果被忽視

2、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3、與領導產生矛盾

4、個人職業發展遇到瓶頸

5、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6、工作內容與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不匹配

7、長期做不出成績

8、看不到行業前途

那麼,階段喪失工作熱情就一定要離職嗎?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下一份工作,我是否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要好好思考,離開真的能解決這些問題嗎,要不要調整一下,積極應對它們,解決它們?

著名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提出了“自我決定論”,你所遇到的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外部動機和內在動機來解決。

首先,你的內在動機非常重要

你先問問自己“你想做什麼?你能做什麼?你想要什麼?”

換個角度看,這三個問題解決的是你的方向、你的能力、你的期待值。有些人的職場倦怠僅僅只是身體上的倦怠,休息一段時間就好。但是思想層面上的倦怠,就要通過梳理這三個內在動機,來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

其次,可以通過外部動機的四種調節方式進行調節:

1、外部調節

例如,自我懈怠,不思進取造成工作長期做不出成績,你可以試試設定階段目標獎懲機制。而不同性格的人,獎或懲的選擇又各不相同。

對於自律程度低的人,自我獎勵能更好實現目標;而對於自律程度高的人,適當的自我懲罰更好。

2、內攝調節

喪失工作熱情也有可能是因爲你對新知識的汲取量下降,導致認知偏差。所以,跳出工作的困擾,把注意力轉移一部分到新知識的學習上,通過填充知識盲點,來消除焦慮心態。

3、認同調節

這裏指的是目標和價值感上的調節,在大目標確定的情況下,各階段的小目標是可以被調整的。

例如,你期望自己月收入爲8000元,但是目前的工作只能給你帶來5000元的收入,公司也覺得你很重要,願意培養你,可薪酬與你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差距。

建議你找到領導,將自己在收入規劃上的情況進行反饋,並與領導溝通實現目標的方法。有些崗位也許在短時間內無法創造高的收入,但是隨着工作內容的調整,以及時間的累積,就會有不錯的改變。

總之,有效的溝通很重要!

4、整合調節

爲了不讓自己陷入被動狀態,可跳出既有的圈子,主動出擊。主動認識這個行業的大牛,去找他們的閃光點,以及他們的成長路徑,學習他們先進的經驗。

每天記錄下自己在職場上,工作中的成長閃光點,對自己做心理建設,以及暗示自己是一定可以克服眼前的難題的。

將思想和行動統一,你的調整速度就會更快。

總之,職業倦怠期是常見的現象,我不鼓勵你出現問題時就想着辭職,因爲辭職往往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連辭職都不害怕了,在工作中還有什麼不可以克服的困難呢,你說是吧?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內外,助你實現更高價值!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