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論語解讀

15.24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闕”,就是缺,空缺,闕疑,有懷疑,不確定。孔子說,我看到史書還有闕文,自己沒搞清楚的事,就不寫,空缺在那裏,等後面的人去搞清楚。而不是自己猜測或推理去下結論,以免自己搞錯了,誤導後人。有馬的人,能把馬借給別人用。這種精神啊,今天都沒有了!

 這是孔子一貫的態度,《爲政》篇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子路》篇又說:“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又《爲政》篇:“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有懷疑的地方,就保留;知道的部分,也謹慎地說,這樣就能減少錯誤。

 沒搞清楚,就不要亂下結論,不要說,不要覺得你說不出來就沒面子,不要自圓其說。

 不要以不知道爲恥,要以假裝知道而自圓其說爲恥。

 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親愛的戰友們,早上好!又到6點半了,我們要還是來繼續學習論語,按照慣例我們先來複習一下昨天學過的內容。論語第15篇衛靈公篇的第23章。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孔老夫子教導學生們說:我對於別人,我詆譭了誰呢?我讚譽了誰呢?說的意思是他對人的毀和譽都非常的在意。

既不毀別人,稱人之惡而過其實,就是誇大別人的過錯,誇大別人的問題;也不對別人過譽,過度的褒獎別人。

如果自己讚譽過一個人,那肯定是用事實考驗過的,絕不是因爲喜歡他,就對他大加讚美。

 孔子又說了一下夏商周三個朝代,這些有賢德的人都是如此,都能夠直道而行,實事求是。

 在這裏面大家要記住,譭譽是大事,要非常的小心和在意。首先自己不去詆譭別人,如果別人要詆譭自己的,也不必太過於放在心上。

 如果碰到別人對自己讚譽有加,除了高興的同時,還要反思一下是否配得上,檢討自身。對別人讚譽也要相對慎重一些,如果說讚美鼓勵別人加大一點,沒有關係,不要爲了達成某種目的,毫無原則的去讚美別人。

 好了,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的內容之後,我們把重點放在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上。論語衛靈公篇的第24章。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這裏面有一個生字,就是闕。這什麼意思呢?“闕”,就是缺,空缺,闕疑,有懷疑,不確定。下面這個亡,是通假字,讀無。這段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第一句疑問不大,第二句歷史上是衆說紛紜的。

就是孔子說自己看到史書上還有闕文,自己沒搞清楚的事,就不寫,空在哪裏,等後面的人搞清楚以後再填上,而不是自己猜測,用猜測或者推理去下結論,以免自己搞錯了,誤導後人。

這大概是說他著春秋的時候了或者說編纂那些五經的時候。

 有馬者借人乘之,就是有馬的人能把馬借給別人用一下。

這一句就有點奇怪了,難道孔子那個時候朋友之間不能借東西嗎?只有古代纔有,當時候就沒有嗎?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有的人說什麼意思呢?說這個是抄錯了,因爲過去不像現在都是印刷,這些書都是你抄我,我抄你,就是靠傳抄下來的,可能是抄書的人打了個馬虎眼,把其他地方的字就抄到這裏了,當時沒發現,但後人又不敢輕易的去否定它,只好把來放在這裏。那到底是不是抄錯放錯地方了呢?這個還真的是不好說。

 我們先主要把精力放在第一段上,第一句就是吾猶及史之闕文也,這可以說是孔子一貫的態度,可以從我們前面學到的內容就可以回顧一下,然後就很清楚的能夠知道他的這種態度了。

 在《爲政》篇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說的是一個人,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像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別人就懷疑他,誰說他聰明博學多才,他看什麼事都得問。孔子說,這就是禮,必須要瞭解落實,不能自己自以爲是。

《子路》篇又說:“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也就是君子對於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先空下來存着疑問,留待以後來解決。

 又《爲政》篇:“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有懷疑的地方,就保留;知道的部分,也謹慎地說,這樣就能減少錯誤。

 這段話是子張學幹祿那章說的,就是子張學習如何做官,孔子告訴他的,這些都是告訴我們要謹慎,沒搞清楚就不要亂下結論,不要覺得我不懂,會沒有面子,不要自圓其說,不是每一個問題都要回答,每個問題都要給正確的答案的,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這裏面大家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學過一篇文章嘛,兩小兒辯日,這兩個小孩兒在討論,到底太陽到底什麼近,什麼時候遠。

 一個說,早晨起來看着太陽大,離自己近,另外一個就說中午離得近,爲什麼呢?因爲中午熱呀!咱們離炭火不是嗎?你離得越近,它越熱,你遠就不熱了呀。兩小孩各執一詞,都有道理。

 但孔子說我不知道,很實事求是,沒有說因爲在孩子面前就非得顯得自己很高深,不瞭解就是不瞭解。怕的是什麼呢?就是不懂裝懂,胡亂弄一個解釋,這樣做有什麼不好呢?第一種不好就是萬一有人家信你了,你又是胡說八道的,就把別人誤導了呀!信你的人會被你誤導。

第二種就是不信你的人覺得你胡說,因此你的形象在對方心裏就減分了。這樣來看的話,就是不是害人,就是害己。

 因此這是一個壞習慣,要改。不知道不丟人,胡說才丟人,前面也多次強調過,聖人不知,所以能知,小人知之,所以不知。

 你以不知道的態度來求學,你就會知道的越來越多,你以爲自己什麼都知道了,把自己故步自封起來,最後發現你什麼也不知道。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者,是君子。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那就是小人,因爲那只是你以爲你知道。

 說這裏舉一個現實的例子,我這一個同事平常也不看書,也不學習,但是又特別好面子,遇到什麼事,他說的言之鑿鑿,如何如何,其實他根本就不知道,特別犟。

你要是不拿到確鑿的證據給他說,他是絕對不會承認的。其實這就是什麼呢?典型的小人行徑,我有時候就逗他,跟他玩,實際上是完全沒有必要和他爭論的。

 那不知道怎麼辦呢?其實是很簡單的啊,古人早就給我們留下的答案,那就是不懂就問。

 不懂就問還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恥下問,就是說你位置可能比較高了,你的學問可能比較高,但是人畢竟不是聖賢,不可能什麼都知道,這個時候不要怕丟面子而不敢問。哪怕向下屬啊,像家人,向孩子來問,也不是什麼壞事情,對不對?

 一種是啓發式提問,啓發對方心智,這是引導性的提問。

另一種是我確實不知道,他知道,向他問一問,瞭解清楚也是好的,不恥下問的人,才能夠有真學問。

 另外一個就是上問,比如說我們像這些有經驗有學問的人來學習,心中存了很多疑問,很多不確定性。比如說我寫字,我練練就能練好嗎,是不是天賦啊,演講我天天講就能講好嗎,是不是天賦啊?

 你問那些有經驗的人,他就告訴你,比如說龍兄,他原先就這個普通小青年,上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生,學物流管理專業的。

他告訴你,他因爲畢業的時候口才不佳,找工作找不好,知恥而後勇,因此覺得自己要練口才,於是乎他找到了頭馬俱樂部,一個禮拜恨不得天天泡在裏面,參加好幾個俱樂部,有機會就上臺,結果他就發生蛻變。由一個連話都說不清楚,結巴的人,變成了演講知名教練,這不就是告訴你演講是可以習得的嗎?

 我最近正在學習的老師叫楊濤鳴,他是亞洲第一銷售講師,我每天都聽他兩個小時的課,他原先的時候也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普通的農村家庭出生的孩子,那就是因爲善於學習,向世界第一名的演講大師,潛能激發大師,催眠大師、心理學大師去學習,花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結果很短的時間內他就崛起了。

 現在真是牛的不得了,一堂課下來成交幾百萬、上千萬,很多學生跟着他學了課以後也是幾百萬幾百萬的成交,也是告訴我們演講它是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的。

 這是向有經驗的人來學習,我們問,問誰啊,你問一個啥都不懂的人,他能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嗎?不能,你要問有結果的人。

 還有一種就是領導者,爲了更加全面的瞭解情況,更多的向下屬來提問,一個是確認自己不要搞錯了,第二個就是集思廣益,看看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第三就是藉此摸摸底,看看底下的人都是什麼情況,有誰知道了,有誰也不知道。第四就是了解一下各方各層的意見和態度。

所以說這問,學問是非常大的。

 中庸這本書有篇文章就特別讚美舜,說舜這個人: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具體這一段,我就不再解釋了,因爲以前也多次說過,總而言之不要以不知道爲恥,要以假裝知道,自圓其說爲恥。不知道不要亂說,要問。不知道還不問,也是恥。

 再說說第二句,就是有馬者借人乘之。朱熹沒解釋這事,他引用了胡氏的解:“此章義疑,不可強解。”

 但有人不願意闕疑,東漢經學家包鹹註解說:“古之良史,於書字有疑則闕之,以待知者。有馬不能調良,則借人乘習之。”這借馬,不是借馬,是自己的馬,自己沒有能力把它馴服,就借給別人用,馴服了再拿回來。

 這個其實就有一點牽強了。

 這句到底該不該闕疑呢?看一看張居正是怎麼解釋的,張居正:有馬者,或彼此相假,有無相通,即借諸人而忘物忘我,未嘗挾所有以自私焉。這等風俗,猶爲近古,今則不然矣。”

 說的是有馬的人會把這個東西借給別人用,不會因爲自己有,就自私的只給自己,說現在這種風氣比較少了。這個說實話確實是有點牽強了。

 剩下的幾分鐘時間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說的是李商隱,李商隱有一首五言律詩《街西池館》,其中第三聯是“太守三刀夢,將軍一箭歌。”這一聯前一句化用了一個典故,就是西晉時期,王濬晚上做夢,夢見頭上懸了三把刀,突然又加了一把,醒後百思不得其解。下屬李毅爲其解夢,說:“三刀爲州,又加一把是益,意思是要升遷爲益州的長官了。”果然,不久王濬就做了益州刺史。

 後來,人們都用“三刀夢”或“夢刀”等比喻升官。就詩歌對仗來看,前句用典,後句也必然用典。

但是“將軍一箭歌”這一句所用的典故及出處,至今也沒人知道。清代著名的學者朱鶴齡和馮浩均在註解中特別註明“未詳”。這種“暫付闕如”的態度得到後世學者的讚許。

同時代的另一位注家姚培謙卻自作聰明,牽強附會地認爲《舊唐書》中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是“將軍一箭歌”的出處,被李商隱“改三爲一”,還大批用典“謬哉”。

朱、馮二人的學術態度受到後人敬仰,姚培謙牽強附會、自以爲解決了別人沒有解決問題,他的這種做法卻深爲後人詬病。

這種情況在古書註解中大量存在,有些註疏家秉着科學的態度,對不知道的東西,就實事求是地“暫付闕如”,要麼以待來日,要麼以待後來學者繼續補缺。但是有的人卻自以爲是,不懂裝懂,很多說法都沒有可查證的依據,沒有理論或事實支持,也大膽地寫出來。這固然可以作爲一家之言看待,但是這種後人不負責任的態度,危害是相當大的。

 不知爲不知,不知道不可恥,不知道裝知道是可恥的。我們要要有這種精神,存疑的精神,孔老夫子就這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向他來學習呢?

 好了,這一章就到這裏了,明天早晨6點半,我們來繼續學習下一章。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小不忍則亂大謀,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了,到底這裏面還有多少深意呢?我們明天要再好好的學習和探討,感謝各位的聆聽,明天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