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到底什么是乌特拉行动

极少地,表弟向我推荐了电影《悬崖之上》,他说看完落泪,为一段兄弟情深。这勾起我的好奇,今天忍不住出去看了。



影片主要讲述上世纪三十年代,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

四位特工分别为张宪臣(张译饰)、王郁(秦海璐饰)、楚良(朱亚文饰)、小兰(刘浩存饰)。

由于叛徒谢文彬(雷佳音饰)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罗网之中。在特务科周乙(于和伟饰)科长——真正走在悬崖之上的人——帮助下,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剧透了哈)。


剧中一直在重复的是“乌特拉”,那么到底什么是“乌特拉”行动呢?根据影片大概有三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由张宪臣、王郁、楚良、小兰四人在剧中一起执行的任务,在满是敌人的哈尔滨找到王子阳,他是在日军一场暴行中惟一的幸存者,将他解救出境以此来揭露日军的阴谋。但由于谢的叛变,所以这一个行动受到了阻碍,上演了一系列追踪故事。

第二层含义:不仅仅是解救王子阳,还要借助这一次行动,揪出内鬼。特务是揪出埋藏于自己内部的共产党员,而地下党员是为了清除叛徒。

三是电影中一直在解释的,“乌特拉”在俄语中,就是黎明的意思,是比较正能量的。看上去,只是在营救王子阳,除掉内鬼。但是这一部电影,没有将很大的篇幅放在这两件事情上。甚至最终如何营救出王子阳皆是一笔带过。重点讲述在营救过程中“悬崖”小组所作出的牺牲。

“乌特拉”暗示着,无论黑夜多么地漫长和寒冷,温暖的黎明终将降临大地,一切都会好起来,“天亮了,就好了。”尤其是在任务完成之后,周乙问小兰要走了那粒以备不时之需自我了断的毒药,说,“我要你好好活着,看到天亮”,牺牲并非没有意义,从而致敬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先辈们。


电影其实已经结束,但是似乎大费周章绕了这么远,究竟是要揭露什么样的暴行,甚至片中至始至终并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人,给人的感觉很奇怪,我看到也听到有些人这样说。结束后搜了下,这才震惊了。

片中的「乌特拉」行动,是要解救一个被关在日军集中营里的中国幸存者,而日军为了毁灭证据不惜杀光了所有知情人——鬼子到底要掩盖什么?

全片有且只有一处,提到了「乌特拉」行动的目的地,是东北的「背荫河」。打开搜索引擎,输入 背荫河。

背荫河。731。细菌实验场。人体试验……沉重血腥、惨绝人寰。


731是侵华日军从事生物战细菌站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代号,而电影中提到的背荫河试验场正是731的前身。

1932年,石井四郎在哈尔滨市郊背荫河建立了东乡部队,而后又修建了中马城,进行人体试验。

1934年9月30日中秋节,中马城中众多囚犯以王子阳为首,实行了越狱计划。

日本人发现后大肆追捕,死活不论,最终大部分人都被抓被杀,只有王子阳成功逃离,而王子阳就是影片中主角团不顾生死也要营救出来的人。

这才是乌特拉行动的真相——通过解救人体实验的幸存者,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灭绝人性的真面目。

这也是全片并没有过多解释历史背景的原因,也许导演想要引导我们看完之后不明白顺便搜一下,就很明了。可是这么惨的历史没人知晓,居然需要解释才能明白,有的人不光不知道,不知道还不愿意去搜……


我想起今天我刚进入影院时,我坐的那一排都是年纪偏大的叔叔阿姨们,当时心里还啧啧惊奇,觉得不仅是年轻人,年纪大的人也能够赶上这样的节奏,真是好呀。

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比起那些在我的背后不停笑着,大声讨论着剧情,旁若无人吃着任由零食袋子呼啦啦响,看完电影很多人还在埋怨导演没有交代清楚历史背景的小青年们,这些来电影院缅怀一段历史的“老人们”更让我肃然起敬。

我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件小事:

去年有次去理发,邻座是一个女孩要理短发。女孩叮嘱年轻的理发师 Tony 老师,说「不要把我理得像刘hl那样,太土了」。

理发师反问了一句,「刘hl?是谁啊?」

两个人都完全没有要侮辱先烈的意思,和平年代的人也不该生活在无时无刻上纲上线的恐惧当中。

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连刘hl是谁都不知道的新中国了吗……

我们到底在忙着什么,又到底遗忘了什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