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適應中找到最舒適的狀態

瀘定出發經康定、新都橋,到雅江,停留在相格宗村。

跨過大渡河,轉而沿着雅礱江在滿山蔥綠中逆流而上。這天腦海中反覆出現《詩經》中的句子: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兩三千公里的川藏線好似萬里長征剛剛起步,高反是進入高海拔地區要面對的第一道關卡。

頭痛、嘔吐、缺氧?美麗山色、滂沱大雨、突發冰雹?出發前我們其中的任何一人都不知道前方等待我們的會是什麼。因此可以說,這一路對來過或未來過的人總是充滿神祕。



出發時山間到處瀰漫着大霧,一場山雨做好了隨時上場的態勢,陰沉沉地壓將下來。沒有永遠的晴天,也不會一直落雨,雨連着晴天覆又接着雨是常有的事。旅途就是永遠地期待和驚喜,永遠地意外和追憶。

路上遇到了騎行的人,扎着頭上下坡,奮力地向前,在雨中並未有停歇的意思。還有摩旅的人,一路上也看到很多,有的三兩結伴,有的是獨自在路上。他們說,在這條路上走着的人,或許是爲了心中的信仰,也有可能只是爲了酒後誇下要騎行川藏線的海口。

生活中這樣那樣的磨折諸多,突然敬佩起這種執着,爲了出發在路上,對自己的選擇孤獨而又堅定地走着。

擦過貢嘎山的邊緣,在翻越折多山時,有抽菸的男士因爲高原稀氧火機已經打不着火了。隔着繚繞的雲霧,好奇的眼睛還是能清晰看到黃色、藍色、粉紅的野花片片在折多姑娘的巧手之下,綴滿山坡。

山中天氣無定,到達康定界時山中遇上一場暴雨,原本燥熱的氣溫驟降下來。山野上溪水潺潺流響,在迷朦雨幕中講述別樣的柔情。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都不能沖淡對郊野自然地喜悅,所有人跳下車在冽風中不停地拍照,歡呼。在冷風中拍到松針上垂掛着的雨滴,晶瑩剔透的,純粹如赤子心。外在的惡劣,總不掩飾世界的無情,但卻在它將要匯入溪流永遠地消失在肉眼視線範圍時,又把最美的東西歸還於它。人也要如渺矮青松那樣能夠接受風雨的摧殘洗禮,結晶瑩的淚來。

沒有到跑馬山上溜溜的城去閒逛,一鼓作氣翻過折多山埡口,雨在不知覺間又停了。雨後青山如洗,草色鮮碧,牛羊在帶露的草原上悠然地走,甚至走到屬於車流的道路上來,理所當然地圈佔自己的地盤。是誰闖入誰的領地呢?鴻蒙之初,這塊天地本該屬於它們。而今人類文明驅趕着它們,又保護着它們,是人之大幸,抑或是人之大不幸呢?我不知道。

陽光開始刺眼明媚起來,草木茂盛,一片青稞地在高原上靜靜抽穗,在風中緩緩授粉,犛牛緩慢在溪澗邊低頭喫草。蹲在馬路屬於動物的通道口喚它,它似乎看懂我的招手,朝我走來。那一刻,心有悸動,是屬於一種共通的情緒,但又懼怕,怕它的靠近。未得到將得到是不同的心情,在懼怕和歡喜中,人是需要一點點勇敢的,靠近或遠離,都需要一點點努力和適應。

人的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這是一個魔咒。無盡的未知吸引着你,像是道路在誘惑着我們不停地走啊走。

在新都橋的攝影者天堂,看到很多風景,喜歡路上充滿少數民族氣息的符號,喜歡那些屋頂瓦檐的色彩。想起新疆的彩色土著民房,像極了悟者的心態:無論生活如何艱辛,生活還是要過成繽紛的色彩。

雲朵是一片一片的,如棉花覆蓋在遠山上。遠山半腰上六字真言無論在哪一面似乎都在擡頭可見的範圍內,真令人震撼啊,好像信仰就在觸手可及擡眼可見的地方,那樣深,深深地刻在藏民的心上了。

路上看到穿紅色袈裟的僧人了。以前覺得大片紅色、金色豔俗,在此時此地,只覺得那紅色背後充滿了神祕,讓人既懼且畏,並在那好奇背後生出一種敬畏,那敬畏卻又並不針對某個人而言,更像是在內心對藏文化的一種重新定位。

新都橋至雅江距離65公里左右,沿途可在高爾寺山看到貢嘎山。住在相格宗村,布珠三姐妹民宿。去往這裏需要穿過鬆茸之鄉———雅江縣城。之所以住在這裏是因爲雅江的海拔不高,大概2500米左右,是適應高反相對比較合適的位置。

聽說這家民宿還保持着原始一妻多夫制度,女主人有兩個丈夫,是一對兄弟。歷年來他們保持着明確分工,一個在外牧馬,一個在家和女主人照顧民宿生意。民宿生意近些年比較火熱,他們的院子拓寬了不少,並把食堂和住宿房間搬離了原來他們自家居住的一棟小樓。

上到他們起家的居所參觀。屋子裏金碧輝煌,衣櫃餐桌擺放得整齊,上面展覽有他們一家六口的照片。他們在找各自的拍照角度。我從他們的衣櫃的門和裝飾上看到了天珠、綠松、還有南紅等圖案。銀器和玉石的數量大概是藏民家底的象徵。雖不知真假,但仍感受到藏民信仰的力量。

樓梯很窄,坡度很抖。我出現了一些高反的症狀,呼吸有點困難,頭有點暈,到了晚上只覺得腦中炸裂。昏昏然,什麼也不想動,而且我還摔了一腳,四仰朝天,起初還傻傻以爲自己是長途坐車勞累,後來才反應過來。據說多喫藏餐可以緩解高反,晚餐時喝了很多酥油茶,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真的有用,果然好轉許多。

我不知道人在環境中屬於什麼樣的角色,處於什麼地位。但我們應該都在追求一種內心的快樂。

大概是羅曼·羅蘭說過: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一個人過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快樂。像我們所不能理解的婚姻,以及所有其他的親密關係,人是慢慢適應環境的,在適應的過程中做着調整,使身體和生活達到一個最爲舒適的狀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