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做PaaS產品與SaaS產品的區別?

當年雲計算概念大火時,最基礎的IaaS、PaaS、SaaS概念。如今雲計算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並且隨着產業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產品經理轉向To B產品,從事PaaS或SaaS產品的產品經理也呈快速增長態勢。對於從業者來講,做PaaS產品與SaaS產品有什麼區別呢?

軟件與平臺

市面上做SaaS的公司非常多,並且因爲SaaS最接近終端用戶,因此理解SaaS並不難。SaaS服務本質是雲端軟件按需付費的模式,也即軟件服務成爲像水電一樣的基礎服務。

而PaaS通常的定義,則會讓人摸不着頭腦。從實際效用來講,PaaS產品更多起到的作用是,提供構建上層應用的能力平臺。從客戶實際價值來講,則是省去基礎能力的研發,直接在產品上快速構建各種上層應用。因此PaaS產品並非直面最終終端用戶,而是「被集成」到各種上層應用中,提供必要支撐。

在這個層面,PaaS產品經理在介紹產品時,並非像SaaS產品直接上產品功能和界面,而是突出產品分層架構和能力的圖,方便合作方理解平臺能力,並結合自身需求評估是否採用。

PaaS落地

在融資講故事上,PaaS模式或平臺模式,躺着賺錢的模式是創業者最喜歡講的。但PaaS模式的成立,依賴於此公司確實提供了足夠有競爭力的能力和標準,同時也依賴於集成的公司能獲取綜合的收益。

主流雲平臺自然具有這種吸引力,創業公司則通常是自說自話,生態難以建立。

之前經歷的創業公司,均講過PaaS或平臺邏輯,而實際產品並非獨特,也無法像雲平臺能夠給上層應用的公司帶來大量訂單,自然是聚攏不起足夠的合作伙伴和生態的。

因此做PaaS產品,不同於SaaS產品,既要關注產品能力的落地,也需要關注生態的落地。如果產品無法「被集成」,產品價值就難以落地。因此在PaaS的前期,找到足夠優質的ISV共同搭配着打市場尤爲重要。

尤其面向技術研發能力薄弱的傳統行業,PaaS產品直接客戶即是ISV廠商,與ISV做不好協同的話,新產品特性便難以產生價值。

選擇ISV

PaaS產品落地尋找ISV是必要的路徑,而並非所有做上層應用的ISV都適合做合作伙伴。核心是能夠實現能力互補和利益交換。

去年在上家公司跟騰訊雲有過渠道合作的探討,騰訊雲希望當時我們做其ISV,幫我們的產品拓客,但條件是將數據平臺和AI平臺全部換成騰訊雲的成熟套件。而上家公司的核心能力也在數據平臺這些,顯然是能力衝突的,自然最後沒有達成合作。

更合理的合作模式是,雙方產品能力能夠互補,同時能夠在拓客上達成合作。譬如平臺公司做PaaS產品,可以專門找那些垂直行業,擅長做應用,但底層技術能力薄弱定位的公司。

關於作者:

小樂帝,一線AI產品經理、簡書科技優秀作者、產品經理讀書會創始人。

「產品經理讀書會」

專注於愛讀書愛思考的產品人提供讀書推薦、產品思考、以書會友的環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