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琐记

难得有一个听语文课的机会,自是万分珍惜。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也去凑凑热闹吧。

本次比赛共设置了三个课题:《谁是最可爱的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最后一次讲演》,全部是红色经典。

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曾经学过的篇目,在某一段时间被拿出了语文教材。现在又补回来,当然有它的深意。

从题材上来说,一篇通讯、一篇是诗歌,还有一个是演讲稿,但都有一个特点,感情是非常浓烈的,而且与学生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感。

同组的专家坦言这三节课并不是很好讲,课文中其他的一些篇目更适合上公开课。

32位选手,对文本有不同解读,没计的出发点不同,目的地也不一样,一天下来让人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说心里话,整体上低于预期。这样说并不是觉得大家做的不好,也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而是因为我对语文老师一直是非常崇拜的。她们的语言会更凝练和优美,更能展示个人魅力。

在这个学科也聚集了大量的个人素质非常优秀的老师。可以看到很多名师都出自这里,所以我的期望值可能太高了。

再说,更深层次的内容我也听不明白,我只能从学的角度去听,看老师这样讲我能不能听懂?整体上感知是否主题突出,是否脉胳清晰,是否层次分明,能不能吸引我听下去,会不会领略到文字中饱含的感情。也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许多人并不是为学而教,那些生硬的拉扯和不知所云的跳跃,着实令我这个外行费解。

只有三个课题,重复率相当高,也看得出老师们在努力做到同课异构。同一个课题,不说流程,连导入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课堂上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应该是都用心准备了。这一点不像在听小学的课的时候,很容易遇见那些复印的版本。

上午《最后一次讲演》这节课中奖率特别高。有的选手抽到这个课题表情开始变的痛苦;有一位看见这个课题的时候,手就开始轻轻颤抖;还有一位试图撒娇卖萌来换个课题,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种情况下匆匆上台的人只是走了一个流程,12分钟下来也只为完成这个任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节课恐怕也没想太多,只是按照教参要这样讲,达到什么目的听天由命。

大学科就有这样的好处,哪一节课你都能在书店买到教案,那些知识点是不会有遗漏的。

可是真要想听一节行云流水,毫无凝涩,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能体现诗意语文特点的课竟然也不是那么容易。能遇到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是件多么幸运的事呀!

这里边有时间紧,准备不充分的原因,毕竟微型课要把所有内容背下来的,三天三节课,够呛。

明天,说一说让人惊艳的亮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