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懂书法的书法女博士后...

文 ︳王呈祥

“小篆不是流通文字,王羲之书法影响面非常窄”?指颜真卿写错字的女教授,又被曝出猛料,这回王羲之要哭了!

人们常说 “人怕出名”,因为人一旦出名是非就会接踵而至,这话不假。中央美院书法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孙鹤教授就是这样。

因把颜真卿《祭侄稿》中“刺史”错读成“夹史”而一跃成为书法界的网红,如今“孙夹史”的风头尚未消退,又被曝出猛料。

近日,中国书协学术委员马啸先生发评论文章,进一步指出孙鹤教授在书法讲座中的两个谬论。

一、第五讲《王羲之书论》——孙教授说:“小篆是大篆重新整理之后形成的一种装饰极强的书体,它从来不是一个流通文字。”

马先生认为,小篆的产生恰恰是去掉了装饰性,用规范性强化了实用功能。这是事实。

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不尽相同,同一个字各国的写法天差地别,比方说马字(见下图)。孙教授说的大篆正是此时各国文字的统称。六国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整合各国文字创造了小篆,也就是“书同文”。

虽然秦朝只持续了十五年,但可以肯定小篆是当时流通的字体。

因为《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等小篆刻石均产生于这个时期,而且都不在秦地——照如今的地理位置,前三块在山东,后一块在浙江。

用马先生的话说,如果不是流通字体,秦始皇和秦二世整这么多刻石难道留着自己看?

二、第九讲《欧阳询——一个险绝精致的书写者》——孙教授说:“王羲之生活在东晋,他的书风影响面非常窄,世族大夫才有机会接触到,当时民间是渗透不进来的。”

对此马先生是这么说的:“尽管,王羲之的书法在自己生活的年代,名声和地位没有像唐及唐以后那么高,但绝非像孙博后说的那么窄、那么惨。”

他认为,从西北出土的简牍、帛书、残纸或其他器物上的书写遗迹看,尽管当时战火频仍、南北阻隔,但王氏或类似王氏一门的书风,仍能从江南影响到遥远的北国,甚至西北大漠。

实际上,这点马先生说的也是事实。近年来,在我国西北地区出土了不少从东晋到隋朝这个时期的书法作品,风格也与王羲之接近。

照孙教授的说法,当时王羲之的书风影响不到北方才对,那为何北方会有这类作品,难不成是漏网之鱼?

小篆不是一个流通的文字,这是直接否定了“书同文”, 秦始皇和李斯被迫躺枪;王羲之书风于当时影响非常窄,这是直接否定了东晋到隋朝这个时期的书坛,琅琊王氏一门会不会因此吐血说不好,但王羲之一定在默默流泪。

从严格意义上讲,作为一个书法专业的博士后,对书法内的知识应该门清,好不该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

但如今讲出来的话驴唇不对马嘴,东扯葫芦西扯瓢,不免让人怀疑:这博士后是怎么读的,这水平是如何教授学生的?

起初我认为“夹史”是孙教授的一时失误,还呼吁网友不要上纲上线,现在看来我错了。

我为什么要为本文取名《一个不懂书法的书法女博士后》?因为不懂,所以胡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