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灬秋《跳出你的思維陷阱》讀書筆記及感悟 關於本書 思維陷阱 如何跳出你的思維陷阱 總結與感悟

關於本書

思維陷阱

避開“侷限思維”的陷阱

侷限思維所體現的不是愚蠢傻笨,也不是孤陋寡聞,而是一種徒勞無效的思維方式

不管你多麼聰明伶俐,如果沒有涉獵多個領域的經驗,那就不可能掌握最有效的思維方式

你所謂的常識會欺騙你,讓你誤以爲自己已經知道如何有效地思考問題

我們經常會陷入“證實性偏見”或“認知失調”等心理盲點,但更可怕的是作爲人類,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騙局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爲上當受騙者沒有看到任何錯誤的預測,所以他們不瞭解整個騙局的來龍去脈

多角度思考

像心理學家一樣思考

奧卡姆剃刀原理

對事情最簡單的解釋通常是正確的

投射效應

射是指個體將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陷歸於他人身上並進行指責,但實際上目標對象可能沒有這種缺陷

自我意識

把握自信的最佳尺度是:相信自己能做得比平常更好,但又不至於好到讓自己瘋狂的地步

身心健康會讓你在任何情況下都感到更加自信。

成功比自我意識更重要

關注積極的一面

如果你對某件事沒有任何積極的想法,卻發現別人比你更樂觀,那麼你可能陷入了局限思維之中。

如果你讓自己的思維空間充滿了消極的想法,那你就是在用一種不合理的侷限思維懲罰自己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

你需要豐富的想象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根據暗示、預感、偏見、錯誤信息等來揣測事實

如果你想象不出對某件事情的其他解釋,那可能是因爲你缺乏想象力

像歷史學家一樣思考

如果不愉快的記憶妨礙了你的幸福,試着用一些新的、有趣的想法把那些破壞性的記憶排擠出去。讓自己的身心忙碌起來,時間會消弭一切不愉快的記憶。

如果現實爲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成功之道,而你依然沉溺於過去不能自拔,那就是侷限思維在作祟。最好的做法是專注於自己的成功之道。一旦功成名就,你就會發現成功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

歷史不會重演,至少不會以你能將其用於準確預測未來的方式。(能夠重演的都是些簡單的情況。)

滑坡謬誤

事情會一直朝着同一個方向發展,直到走得太遠,無法收場,造成某種形式的傷害

像工程師一樣思考

在分析多個變量發揮作用的複雜情況時,如果你認爲其中只有一個變量具有決定性作用,那你很有可能陷入了局限思維之中

像領導者一樣思考

方向性事實過濾器

事實有兩個重要的維度

(1)準確性

(2)方向性

方法與目標

目標是爲侷限思維者準備的,而方法是爲勝利者準備的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逸事證據

侷限思維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把個別情況當作整體模式或趨勢來對待。這種觀察性“證據”的專業術語是“逸事證據”,意思是該證據來自隨意的、非系統化的觀察,而不是出自科學的或其他可信的數據。

不斷地問問自己:“與我的推測相反的觀點是否可能是正確的?”這樣做可以讓你在瞭解事情的真相之前保持謙遜低調,不容易受到偏見的影響。

像企業家家一樣思考

待在自己的車道上

堅持你所知道的可以確保你維持現狀。但是,人生在世,你要學會把握各種機會,你可以適時離開原先的“車道”,掌握一些新技能。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惡劣行爲發生的100%可能性

1. 這種惡劣行爲有利可圖。

2. 惡行被發現的概率很低。

3. 參與者衆多。

沒有可比較的對象

如果你強烈堅持某個提案,卻沒有將它與次優方案進行比較,那麼你就沒有進行理性思考。

片面思維

如果你只考慮計劃的收益或成本,你可能正陷於思維陷阱之中

成本與收益

你今天擁有的1美元價值就是1美元,但你將來可能得到的1美元——如果事情像預期的那樣發展順利的話(這種情況很少見)——則會貶值很多

應對風險

雞蛋不宜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直線預測

從長期來看,直線預測是侷限思維的體現,因爲歷史很少是直線發展的。

如何跳出你的思維陷阱

文化重力

“文化重力”

每種文化對成功都有其獨特的認識

知道從哪裏開始(別怕犯錯)

犯錯是學習如何正確做事的好方法

犯點錯誤沒關係,關鍵是要從中有所收穫,最終解決問題

無重點的重點

搞混事情的輕重緩急

你的第一要務應該是你自己。如果你不能照顧好自己,就不可能幫助別人

瞭解事情的背景

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關於名人和其他有新聞價值的報道有60%是錯誤的或具有誤導性的,這通常是因爲它們缺乏背景。對任何新事物形成看法之前一定要等上幾天再說,以防缺少背景、弄不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違背專家的建議

當情況相對簡單,而且歷史上有過與之非常類似的情況時,相信專家是最有用的

但在形勢極爲複雜的情況下,沒有歷史模式可以參照,專家又各持己見。此時,專家的意見沒有任何價值,你還不如根據具體情況,自己猜測一下

說服他人

在面對生活中的許多重大問題時,人們根本無法保持理性

我們習慣做出非理性的決定,事後又開始編造各種理由掩蓋我們的蹤跡,

我們是一個經歷了理性幻覺的物種

應對尷尬

我們的自我意識通過恐懼來控制我們

經常讓自己處於可能會感到尷尬的境地,不斷地進行練習。如果你如願以償,感受到了尷尬,那看看一年後你是否依然活得生龍活虎。或許你會因此獲得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段子

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作爲旁觀者,別人的尷尬對你來說其實微不足道,沒有多少意義。你的尷尬在別人眼裏也是如此——微不足道

通過改變行爲來改變思維方式

一定要學會合理飲食和正確的鍛鍊方法,一定要把睡眠當作一種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技能

評判錯誤和評判對錯誤的反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通過人們對自己錯誤的反應來評判他們,而不是評判錯誤本身

1. 充分認識到錯誤及其影響。

2. 表現出真誠的懊悔。

3. 解釋打算如何進行彌補。

4. 解釋如何計劃避免類似的錯誤。

不看廣告看療效

你做什麼樣的事就是什麼樣的人,你是什麼樣的人與你怎麼想無關

總結與感悟

路徑依賴、刻板印象、自我設限,這幾個詞是我看完整本書之後第一時間閃現在腦海裏的。

就像查理芒格說的:在手裏拿着一把錘子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大多人試圖以一種思維模式來解決問題,這就是思維的侷限性和慣性。

同一個事物,每個人接觸時候的角度不同,導致自己腦海中積累的素材不同,這就像盲人摸象。把所有人摸到大象的部分整合到一塊,纔是一整頭完整的大象。

所以,遇事多聽他人意見,試着積累他人素材,然後再結合自己積累的素材,試着拼接出整個問題的全貌,這樣再做決定的時候,不至於太片面、太被動。

但是,積累他人素材這樣的前提條件顯得過於苛刻,因爲不容易達成,所以我們可以單方面拓展自己大腦素材面,從心理學家、藝術家、歷史學家、工程師、領導者、科學家、企業家以及經濟學家等不同角度去思考。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擴大自己接觸領域的知識面,做一個終身學習者,不盲從,不做拿來主義者,多從學習中多角度積累素材,把腦海中積累的素材試着像拼積木一樣變幻各種搭配,試着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不斷交叉、對比,這樣看待和解決問題就更直觀、更快捷了。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嘛。

如果你強烈堅持某個提案,卻沒有將它與次優方案進行比較,那麼你就沒有進行理性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