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但下限是健康 1、對自己不負責 2、對公司不負責 3、對同事不負責

作者:被凍住的冷屁 ,審稿:可馨


好友袁旺最近大病了一場,起因卻是加班!

前段時間他公司需要趕一個緊急且重要的項目,本就身體不適的他,在連續一週高強度的加班後終於累趴下了。雖然之後他拿到了豐厚的獎金,卻因此付出了在病房裏躺上一週的代價!

我和袁旺都是外地工作者,家人不在身邊且又單身,在病房的這一週,袁旺都是靠着朋友的幫忙,才慢慢地好了起來,讓人難免有些心酸。

我們問袁旺,“這麼拼命值得麼,身體不要了?”

袁旺張合着蒼白起皮的嘴脣,有氣無力微笑着說到“這不是拿到獎金了嘛,等我病好了,請兄弟們一起聚聚。”

我有些生氣,指着他手上連着的輸液瓶說:“獎金都在這了,還喫啥飯啊,你自己還遭罪。”

袁旺尷尬地抿了抿嘴,沒再說話。

我是個比較佛系的人,工作中,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無錯也無功。但他不一樣,對待工作總能迎難而上,不達目標誓不罷休,即便是身體亮起了紅燈,也可以忽視。

朋友說袁旺愛崗敬業,堪稱業界楷模,但我不太贊同他的這種工作方式。因爲我知道,一味地強調迎難而上,而忽視了身體健康,這並非是正確的工作觀,有的時候我們還要學會適可而止!

身體不適還要不要硬撐着繼續工作?很負責地告訴你:不要!因爲它有3大弊端:

1、對自己不負責

身體是唯一的本錢,不是之一,是唯一!

在健康管理領域有一個“三早策略”,即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很多疾病在症狀初期如果得到及時的治療,身體很快就能痊癒。而如果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可能會演變成重疾,導致終身受苦。

2、對公司不負責

帶病上班其實非常影響工作效率的,拖着不適的身體強撐着繼續工作,不僅不是敬業的表現,反而是對公司和工作不負責的體現!

身體的不適很難克服,往往還需要消耗額外的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出錯的可能性也會增加,萬一出現失誤,這對公司和個人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

在身體不適時,爲了保證工作進度的正常進行,你可以讓同事替你先完成一部分工作,等你身體恢復後,再以飽滿的工作狀態補齊剩餘的工作。

3、對同事不負責

如果是一個複雜項目,需要多人蔘與配合,那你更不能帶病工作。帶病工作的結果,很可能要讓別人進行返工,這不但沒有幫上忙,反而還加重了同事的負擔,也是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帶病工作並不值得稱讚,因病請假也並不可恥。優秀的職場人不代表就一定要是個工作狂,拿捏好中間的度,平衡好工作和身體,你才能在人生和事業上越來越好!

最後,我想對你說,項目不會離了你就無法推進,公司也不會因爲沒了你就停止運轉。成不成功,優不優秀,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有了身體你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

加油,別太累了!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內外,助你實現更高價值!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