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新年盛況/那一年冬天

    我四處打聽,終於在王副主任那裏知道了事情全部。楊曉敏現在已轉院至哈爾濱,並做了脾臟切除手術,手術很成功。她要在那裏住院觀察一段時間,沒有什麼危險了再回來,繼續接受本地醫院的治療和調理。

    我平靜了許多。

    5號除夕,這天終於在孩子們的熱盼中、老人們的唸叨中、中年人的忙碌中到來了。 

    除夕作爲中國人最重要的民間節日,辭舊迎新,一元復始,在這樣的小鎮顯得尤爲隆重。因鎮里人口來源於大江南北,融合多地區多民族,造成衆多習俗多有不同,也造就了這裏的除夕更加豐富、多樣,更加璀璨、絢麗。

    但大多數人都是遵從東北的習慣,以東北迎除夕習俗爲主流,輔以本民族的特點。更加增添了鎮上濃烈的節日氛圍。

      粘春聯、貼門神、貼福字、掛燈籠、點冰燈、祭祖、喫團圓飯、燃放鞭炮禮花、喫年夜餃子、守夜,這些都是基本的活動,因民族和籍貫有別,附加的項目更是層出不窮,數不勝數,雖千言萬語也無法道盡所有活動。

    團圓飯是每個家庭中費時費力最多的活動,也是一年中最豐盛、最昂貴的一頓飯。基本上從早晨“新福換舊符”的貼對聯時就開始了,到“萬家燈火”的燈籠升空時纔算結束。這幾個時辰喫飯的過程僅佔了小部分,大部分時間是製作這頓飯,煎、炒、烹、炸、燉、煮、熘,各種手法用了個遍。多少平時享受不到的美食,都在這天出現了。也把這幾天採購的食材用了十之八九。這頓飯並不是一次能喫完的,有很多是要留出來作爲春節期間回鍋使用。

    酒是必不可少的,北方人對酒有着特殊的感情。

    燈籠升空時,白晝還沒有褪盡,燈籠的光環還不顯眼,但人們迫不及待把喜悅化作燈火,晾曬在天空中。人們在這樣的氣氛裏喫、喝、玩,盡興享受美好時光。

    過年是“喫”的日子,人們把各種各樣的良食備齊,在短短的幾天裏消滅掉,胃的強大可見一斑。除了大餐外零食也必不可少,瓜子、糖果、樹籽、凍梨、凍柿子、凍海棠、冰磚、糖葫蘆等都爲嘴巴的運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北方林區最不缺的就是山貨,松籽、榛子等堅果,家家都有。但林區人絕不泥古不化,都會在這種特定環境中學會棄舊圖新、入鄉隨俗,相互間親密和諧的共處一起。

    夜幕降臨,火紅的燈籠輝映夜空,院內的冰燈也相繼點亮。又一項活動開始,那就是“包餃子”。

    剁餃子餡是一個考驗耐力的活,在圓形的菜墩上重複着一個動作,直到把蔬菜和肉都剁成粒、沫爲止。年夜餃子常以芹菜餡爲多,寓意着“勤能補拙”、“天道酬勤”、“勤勞致富”等和勤有關的美好向往。

    餡和麪都準備妥當,一家人開始動手包,這是一家人最其樂融融的時候。坐到一起,慢條斯理,講述時光靜好。

      一簾子又一簾子的餃子包好了。大概十一點半前後,外面開始沸騰了,到了放鞭炮、煙花的時候。

    打開房門,首當其衝的是你的味覺,一股濃重的火藥味橫貫鼻腔,但你不會拒絕,會很快感受到這就是年味,並且愛得極深。接着便是如雷貫耳的鞭炮聲響徹四周,二踢腳震得地動山搖。

    擡起頭,滿天的星斗不再明亮,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盞大紅燈籠佈滿夜空,極像無數顆火紅月亮照耀大地。“遠看玉免光中魄,近得驪龍頷下珠”,用此比喻,堪稱絕妙。

    再看大地上,煙花怒放、鞭炮連閃,鑽天猴劃出流星弧線,加上四周冰燈的亮光,除夕的夜晚和白晝一般無二。每個人臉上的笑容都纖毫畢現。

    放完鞭炮煙花,餃子也差不多煮好了。鐘聲響起,12點整,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了桌。

    守夜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很多家庭都會爲了守夜玩撲克到黎明,稍睡一會就迎來了春節。

    春節這天最大的任務就是拜年。先鄰居、親戚走一遭,然後再同學、同事,挨家挨戶拜。同學或同事遇到了便組成團隊,集體去拜年。各單位的領導也是組團到職工家中拜年。有時這個隊伍剛走那個隊伍就接上了。有些拜年隊伍長到前面人進屋後面人還在大門外呢。這種“團拜”剛剛興起,給社會帶來了良好的和諧氛圍,也爲建造互助友愛的人際關係提供了孕育土壤。

    這幾天我過得不鹹不淡的,總在想着楊曉敏的事,但拜年的人、燃放的鞭炮、掛在天空的燈籠每天都在繼續,沒有因爲我的難過而有所停頓,或者發生任何改變。

    初七上班,我們回到包裝板廠報到,薛廠長見了,安排我們去秧歌隊扭秧歌。包裝板廠秧歌隊的人數雖然不多,卻不是可有可無,林業局有硬性要求,各單位必須得出場,不拿獎狀可以,不出場不行。薛廠長不像其他領導熱衷於娛樂,他熱衷於提高職工的收入,讓職工掙到錢,對娛樂他多少有些免疫,所以他的隊伍也就是做做樣子。其實不做樣子又能怎樣,小單位和大單位比起來,人財物都是望塵莫及的。

    很快正月十五到了。我們一大早到包裝板廠大院集合,穿好服裝,繫好綢帶。這時鑼鼓敲響,我們扭捏着僵硬的腰肢向鎮中心出發。

    元宵節,單位之間的秧歌大團拜開始。

    包裝板廠帶隊的是嗩吶手老於,他受秧歌文化薰陶頗深,深受大家信任。大家都服從他的指揮。我們隊伍前邊一面彩旗上繡着“包裝板廠”四個大字,彩旗下鑼鼓手、嗩吶手各司其職。後面緊隨一艘旱船銜接,再後面是我們隊員,四人一行,共六行人組成的小隊伍,堪稱短小精悍至極。每個人帽子上都戴着花環,臉上抹着紅裝,腰間繫根綢帶。

    秧歌起源於黃河流域,到現在已經在各地開枝散葉。東北秧歌詼諧幽默、熱情潑辣,帶有黑土地不羈的性格和情結。

    我們要走場的單位很多,勞動服務公司下屬各單位都要一一拜訪,林業局的大單位更不能拉下。所以我們今天選擇的路線是按照鎮中心大道繞城鎮一圈,把設立在大道附近的單位全部拜訪一遍,最後到林業局廣場。

    第一家我們進入了森調隊大院,大院裏給了我們熱情似火的迎接,鞭炮聲長久不衰。我們也抖足精神,施展出看家本領,回報了一場載歌載舞秧歌大發揮。

    從森調隊出來一路吹打進了種子園。種子園是小鎮上一個大單位,擁有興安落葉松從松果到樹苗的全部培育能力,僅烘乾室足足一棟房,育苗佔地近十公頃。每年爲林業局提供十幾萬棵優良的落葉松苗。種子園迎接秧歌隊的人員分外熱情,鞭炮齊鳴後又爲我們送上開水,我們哪有不玩命表現的道理!其實扭秧歌雖然比較累,卻是一個容易上癮的活動,扭的次數多了後,只要一聽見鑼鼓、嗩吶的節奏響起,你都會情不自禁聞聲而動。

    當我們的隊伍來到廣場時,已近黃昏,路兩側的迎春燈籠已泛出淡淡紅光,然而觀看秧歌和燈展的人依然不少,還越聚越多,幾乎鎮上的人傾巢出動,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據於師傅估算,今天的秧歌隊應該有三十多支。可想而知,在一支支龐大的秧歌隊面前,我們這樣一支弱小隊伍,哪有什麼用武之地?還不如干脆就地解散,變身爲看秧歌觀燈展的人羣。

    幾個人就這樣把秧歌隊解散了。我雖然有些意猶未盡,卻又勉強不得,只好隨着他們看熱鬧。

      最熱鬧的地方有兩處,一是廣場門口的街道上,各單位的秧歌隊都在這裏走場,看熱鬧的人擁擠在道路兩旁。真個是鑼鼓喧天、人聲鼎沸,路邊一處懸掛“熱烈慶祝新春元宵燈展!”的橫幅被擠的搖搖欲墜。二是燈展現場,標有各單位名稱的冰燈依次排列在廣場中間,各個都是匠心獨運、鬼斧神工的佳作。此刻在漸進傍晚的天色中已發出照人光采,誘惑眼前無數人觀賞、評頭論足,發出溢於言表的讚歎。

    我從燈展的人羣中擠出來,來到街道,夜色完全降臨,輝映夜空的無數盞紅燈籠又應時出現,營造出一道綺麗的風景。斜對着廣場大門的林業局院裏,大型煙花已佈置就位,吸引了一批人過去。很快,一朵朵怒放的煙花,當空盛開,點綴得本已五光十色的夜空更加光彩照人、絢爛無比。

    我有些累了準備回家,還沒邁步,聽到觀衆中爆發出一陣強有力的喝彩聲,出於好奇,我試着向前擠擠,看個究竟,但擠不過去,我只好爬到附近的一個柵欄上觀望。

    原來是儲木場的秧歌隊和森鐵處的秧歌隊相遇到一起。兩支都是大型的秧歌隊,儲木場秧歌隊中有一隻猴子,森鐵處的秧歌隊裏有一個孫悟空,兩隻“猴子”見面,分外眼紅和興奮,相互鬥起法來。

    只見猴子見了悟空仰天長嘯一聲,用手指了悟空三下,然後將棍棒由左手甩出,右手一劃接住,繼而掄圓,棍棒左右橫掃,速度越來越快,直到變成一片幻影。他停下時,捧棍抱拳,向悟空合十問禮。

    那意思是,該輪到你了。

    那邊悟空,也不客氣。還禮完畢,單手將金箍棒舉過頭頂,然後平行拋起,伸出一根手指接住,只見那根金箍棒,繞着這根食指,開始旋轉,越旋越快。只旋得風雨不透,呼呼作響。

    二人均爲六旬的老者。

    喝彩聲再次激烈起來,後面的人聽到了歡呼卻看不到人,使勁往前擠,那個橫幅的一側立杆終於挺不住了,向一側傾倒,立柱拉着六米長的橫幅砸向人羣。

    看清楚的人發生驚呼,前邊的人卻根本聽不見,那根立杆毫無懸念壓了下去。

    所有的聲音都小了,道路被疏散,幾名險受波及的慶幸者讓開路。一名頭上流血的人被扶了出來,奔醫院而去。

    我順路回家,也跟了過去,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受傷的人非常清醒,多次讓大家不要送他,他說他自己能去醫院。不能耽誤大家的雅興,說他包紮一下,還要去看呢。

    我見如此,也就回家了,只是覺得這個人的秧歌癮真大,都這樣了,還不忘去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