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孩子發發呆

看起來在發呆的時候,也是孩子的心靈在成長的時候。

心靈的成長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雖然孩子有時候表面上顯現出來的好像迷迷糊糊地在發呆,但他們其實很需要這樣的時間。

父母沒必要朝孩子大喊“發什麼呆呢”,把孩子真正需要的時間奪走。我們都知道,釀酒的時候,需要用酒麴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去發酵。如果一口氣把酒精倒進去,就說“做好了”,結果只會做出沒滋味兒的東西。孩子心靈的成長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

成年人也可以想想自己。沒有人能從早到晚一刻不歇地拼命工作,要是被問到“報告一下在公司的休息時間做的所有事”“喝茶的時候在想什麼”,你肯定會覺得這問題很蠢,而且也答不上來吧?

其實大人們也經常發呆。既然大家都會適當地發發呆,可卻對孩子喊“不許發呆”,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將自己做的事情完全拋之腦後,淨對着孩子指手畫腳。哎,大概人就是這樣吧。

發呆這件事,正是因爲呆呆地什麼都不做,所以才重要。

就算是機器,也不能一直不停地工作。螺絲鬆了,或者過熱了,也需要休息一陣子。在歐洲人的生活習慣裏,發呆這件事已經融入其中了。他們會到其他的城市休假,或者找個安靜的地方發呆。即使是平常也會去看看戲劇、聽聽音樂會。想想當時的心情,是和工作、做家務的時候很不一樣。

如果大人們能多多休假、聽聽音樂會,就沒那麼多時間嚴厲地看管孩子了。現在大人們的空閒時間都集中在監視孩子上,孩子就沒法玩耍、發呆或者做些傻事了。大人能不能擁有自己的世界,對於孩子心靈的成長來說也很重要啊。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把“父母的目光”內化爲自己的一部分,這就是所謂的道德或者倫理。孩子正是在與其鬥爭的過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但如果父母的監視嚴厲過頭了,就會壓抑孩子的成長;但反之,在任何事上都不壓抑孩子,這種放任式的育兒方法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不利的。

基本上,孩子們都是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成長起來的。想想自己不也是一樣嗎?如果孩子把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報告給父母的話,父母肯定就嚇壞了,再也不讓孩子出去了。孩子在父母不知道的地方慢慢遇到一些可怕的事,“啊!我再也不這麼幹了”的經驗也會慢慢積累。時不時做一些有點危險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漸漸成長爲大人。父母能不能相信孩子,能不能相信他們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成長着,這也很重要啊。

父母自己不再焦慮之後,就可以放心地想:“反正小孩兒就那樣,肯定會做點什麼出格的事吧!”也許孩子真的會做出讓父母大喫一驚的事情來。到那時父母再着急慌張也沒關係,沒到的時候放心就好了。

反而,如果孩子一直很聽話,從來沒做過任何讓父母驚訝的事,他內心的能量一直積攢着,到了爆發的時候就會很驚人。越是做出了駭人聽聞之事的孩子,他周圍的人越會感到非常喫驚:“明明是那麼老實的孩子啊!”“那麼好的孩子怎麼會這樣呢?”孩子的能量一直積攢着,積攢到一定程度就會連本帶利地爆發出來,自然非常驚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