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谨慎出手 1. 2. 3. 4.

这两天连续听读了复旦大学教授沈奕菲老师的《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这本书,越听越觉得这是我听了这么多有关育儿类书籍当中最经典的一部,书中全是干货,所举的例子对每一个爸妈来说都可以奉为育儿经典案例,所以所以我对书中的内容几乎是不加变动的照搬照抄了。就当做自己的一本教育圣经来膜拜吧。

对于孩子,要密切关注,而不是什么都不管;但是谨慎出手,你不要一看到问题就立马去干涉;然后当你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可能就可以把问题变成技能,去帮助孩子更好地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让他踩着正确的步子,一步步往前走。

1.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犯一个逻辑错误,叫滑坡谬误。就是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误以后,假设不去制止他,他就一定会犯另外一个更大的错误。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多米诺骨牌逻辑。使得我们会天天唠叨孩子,从早到晚不断地低估我们自己家的孩子。

这就叫不断地被挑错。

纠错的结果,并不是改变错误,它最后真正的结果是亲子关系破裂。

经常唠叨,它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尤其是破坏孩子的归属感,让孩子有习得性的无助(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父母有的时候知道错误,但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所以父母得好好学习,孩子才有可能天天进步。

归属感就是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

当我们时时刻刻纠错,每时每刻说孩子什么做得不对,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他:你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做得不好,你对这世界没什么贡献,你就是个废物。久而久之,就破坏了孩子的自我归属感。

为何教育特别难?因为教育其实是决策和计划。可是人类大部分的决策,都是对于自己当下的决策,唯独教育是对他人未来的决策。

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说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自己觉得能够走到很远的地方,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你会发现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我们告诉他,你只能走到这里,往后的路对你太难了,他往往走到这里就停下来了。所以一个优势一旦产生,它可以不断累积,会加强人对自己的信心,这样他就会不断往前走了。通过这样优势的累积去发展,要比不断纠错更好。

2.

优势累积法实际上背后的原理,就是让孩子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觉得自己还不错,很厉害,体验 “原来做好一件事情是这么快乐” 的成就感。找到自我激励的机制,这才是一种好的优势累积法。

培养孩子,其实是培养孩子实体化的过程。(蒙台梭利)

父母要学会去激发孩子的天赋,给孩子的成长搭个台阶(正面标签法)。

当孩子停留下来仔细观察的时候,他的学习才开始了,他才是真正深度地学习。可是许多父母往往在孩子停下来观察某个东西的时候却一味的催促,“赶紧,快点,前边还有什……”,孩子的专注和深度学习,都被这样因为无知而打断。

3.

在孩子最早的成长过程中,有个叫自我救助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自我不断在跟本我博弈。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在自我救助阶段父母没有给孩子发展自我的机会。比如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孩子的冷热,是需要通过自己去感受的:满头大汗很难受,才知道下次热了要脱衣服;冷了会感冒,之后才会知道冷了要穿衣服。但我们的妈妈,常常在你还没有热的时候,就把衣服全脱掉了,在你还没冷的时候,已经叫你加衣服了,所以自我一直没有机会发挥作用,本我就很看不起自我,觉得自我从来没有发挥作用,大部分时候也是不对的,所以他的自我就成长不起来。

孩子每犯一个错误,也是他的自我变得更强大的过程,孩子成长就是个试错的过程。

更形象的一个比喻就是,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虽然我们在跟随他,但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守门员的角色,得跟他一起上场,帮他把危险都拦住;

等到他四岁到六岁的时候,到后面包括小学早期,你更多的是像教练,可能就是要去引导他,告诉他怎么做可能是好的;然后很快就进入到了拉拉队的状态,就是你给他鼓励,给他正面标签,让他踩着正确的步子往前走。

到了青春期,你就不得不退到观众席了。为什么?因为你会发现,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了,他更在乎同伴。有很多的父母,到了孩子青春期,连观众席都没有资格坐,因为你会发现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屏蔽了父母。朋友圈也屏蔽你了,发生任何的事情都不会告诉你,你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这其实很可怕。所以青春期的时候,我们还能保持自己观众的身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么走过这些阶段以后,孩子上大学变成成年人,我们就真正能成为终生的朋友

所以每一个阶段,父母要找对角色才能更轻松。所以我们在讲做对“懒”爸妈的时候,不是说你真的什么都不管,也不是说你要很用心地去管,而是你知道大概的概率,你一个阶段就只要做一些事情就可以了,你不要做那么多的事情,因为你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又没有好处,对孩子也没好处,你自己又累得要“死”,何必呢?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看到,孩子是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的。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

父母喜欢的孩子,其实是精神分裂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有大局观,看事情看大局,但是做作业又特别细致;我们希望孩子运动场上特别活跃、社交场上特别活跃,但是一到上课又很安静,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都是两个不同的人格,如果这个孩子,两个人格都在他身上,那不就是精神分裂吗?

我们看到这个特点,就知道每一个优点,发挥在不同场合里,可能会变成缺点;每一个缺点,发挥在另外一个场合里,很可能就是优点。

所以我们真正地要欣赏孩子,就是要改变对孩子优缺点的看法,欣赏才能创造奇迹。

你不需要纠错,但你需要一双发现孩子做对的眼睛。用正面标签法,对孩子可复制的正确行为进行肯定。

举个例子来讲,孩子如果这次考得很好,你就可以说:“我觉得你这次之所以考得很好,是因为你提前做了预习和复习,我发现这个事情做了以后,你成绩很好。”“你能做到提前预习,你能做到及时复习,妈妈觉得很好。”即使你有的时候复习了,可能成绩没那么好,但妈妈觉得,你能做到复习已经很不错了。

如果孩子做了错事,那我们就希望他去真诚地赔礼道歉。

介绍一种三R道歉法

首先,承认错误。我们要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Recognize),要向别人说我错了;
其次,学会和好。他一定要学会认错以后怎么和好(Reconcile),怎么让对方觉得还是能接受的,怎么去获得他人的谅解;
再次,解决问题。他一定要做一些具体的方案(Resolve),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发现这个三R道歉法,很多成年人都不会。所以如果孩子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处理错误的方式,他很快就会成长起来,他的社交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有时候孩子的某一个问题一直不能解决,常常不是他主观意识上不想解决,而是因为他不具有某种技能,一旦掌握了这种技能,问题就消失了。

父母需要先建一个技能,才能去帮助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用问题解决问题。所以父母对孩子真正的帮助,就是给他搭台阶、寻找资源,让他体会问题解决的成就感,这样子他才会越来越走得好。

4.

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学校教育其实是知识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集体化的、规则的培训,它其实很难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化。而且它是一个选拔机制,一定是更优秀才能得到老师更多的肯定。

家庭教育最核心是情感支持和人格培养。它是一个爱育机制,不管你做得好不好,我都爱你,因为你是我唯一的一个孩子,或者我就只有两个孩子,不管你怎么做,妈妈都爱你。家庭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培养,所以在家庭里面,情感的支持是更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家庭里面,陪伴孩子学习也好,做什么事情也好,你一定是从游戏化的角度去考虑,怎么让他更快乐地做

快乐是特别有能量的,快乐会打开孩子的学习力,快乐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家庭的情感支持提供得越扎实,孩子在外面成功的道路,其实是走得越顺畅的,他的幸福指数也是会越高的。

爱是需要学习的,幸福是需要练习的

当你觉得压力很大,当你觉得很累的时候,也往往是你的孩子觉得压力很大很累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放过孩子,也放过我们自己。

家庭很重要,做所有的事情,首先都是你我找到一个舒服的状态,让孩子感受到幸福,我们不断地去练习幸福,我们的生活才能往前走。

参考书目:《做对“懒”爸妈,养出省心娃》(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