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中取經 第6章我們不會被騙第2次 第7章時間真美好 第8章火箭人 第9章藝術愛好者 第十章教練讓我參加 第11章經濟學的天空

工作室從昨天開始計劃要來一次線上讀書交流活動。彈指一揮間,共讀的第2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拿到手中已經兩三個月了,竟然還沒有徹頭徹尾的通讀夠一遍,着實慚愧。

靜下心來細細考究,原因可能有二。

一,這本書是外文書翻譯過來的,中西方的語言運用習慣,教育理念或者翻譯者的文字風格,都會影響讀書的體驗。

二,我平日裏聽書所佔的比例要遠遠大於看的紙質書。況且即使是讀紙質書,我很有可能同時開啓了兩三本乃至三四本的齊讀模式,辦公室(宿舍)裏一兩本,家裏一兩本,而讀哪一本又隨意性太大,缺少規劃,經常是抄起哪一本就看哪一本。

也許是以上兩個原因,這本書到目前我還有一小部分不曾讀完。

還有一個隱性的原因,我對比較膜拜的大家(名師)的書,很少是快餐式的閱讀,要麼是以膜拜的心態,一點一點的啃讀,要麼是因爲個人知識積澱不夠,只能一點點的蠶食着來讀。

所以我讀書是以慢讀爲主。

以下是對這本書中的6~11章的慢讀記錄,同時還融入了自己的些許感悟。

第6章我們不會被騙第2次

如何學習?

第56號教室班訓中有一條: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

他們不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準備特定測驗,雷夫老師的做法是讓學生學會有效的讀書方法——要有效練習,不要浪費時間。

他教會學生怎麼讀比讀多少更重要。

比如說他會教會孩子們在頭一天花時間討論當天晚上應該怎麼準備考試,用什麼態度來做準備,這纔是讓孩子們真正做了學習的主人,而且每一個孩子知道自己的起點在哪裏,自己的薄弱點在哪裏,有針對性的複習。

在這種練習下,孩子們明明白白的知道讀書是爲了自己,不是爲了別人,他們爲此做好了準備並且心情放鬆,自然在考場上也會有出色的表現。

雷夫老師會反覆的向學生們灌輸這樣的概念:

測試就像溫度計,只是一項測量工具,如此而已,當然測的不是溫度,而是孩子對某項知識或技能的理解。

比如孩子某一次數學沒考好,會有什麼實際結果?難道他的未來就完蛋啦?難道第二天太陽就不會升起了?

要讓孩子知道孩子們瞭解,一次沒考好,並不代表的時間末日,老師還是會愛他們的,爸媽也還是愛他們的,如果學生在某次小測試中表現不佳,只代表着一件事:他暫時還不瞭解這個技巧,老師很願意再爲他講解一次。老師不會因爲某一次測試的分數而生孩子們的氣,身爲大人的我們,必須努力的幫助孩子們安全度過分數上的陷阱。

所以父母和老師必須牢記的是,絕對不可以拿某個學生的測試分數跟另一個學生相比,一定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這樣開發每一位學生的特質,儘可能讓他成爲一個特別的個體,讓他成爲他自己,而不是一個工具,一種標籤,一個符號。

讀到這一塊,我明白,原來東西方教育有相同的陷阱——家長和老師過分的關注孩子們一時或一次的成績,卻忘了成績的一時得失對於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來說,實在是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在另外一本《做對“懶”爸媽,養出省心娃》書中也說到: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還經常犯一個邏輯錯誤,叫滑坡謬誤。就是認爲孩子犯了一個錯誤以後,假設不去制止他,他就一定會犯另外一個更大的錯誤。作者沈奕斐形象地把這個邏輯稱之爲多米諾骨牌邏輯。也就是說,爲什麼我們會那麼緊張,是因爲他那個小小的錯誤讓我們覺得第一張牌倒下以後,會推動第二張牌,會推動第三張牌,他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大。

瞧,我們都自覺不自覺的掉到了分數的陷阱裏面,書讀多了就會自己爬上來,面對學生(孩子)忽高忽低的分數,淡定一點,唯有我們做老師的、做家長的穩住了、淡定了,孩子才能在求學路上走得更平穩一些。

另外孩子們在做選擇題的時候,當然這道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但學生不能只回答出正確答案的選項,還必須解釋爲什麼要選這個,最好還能進一步說明爲什麼不選其他選項,這就是讓學生們知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如此訓練,可以敦促孩子們多多運用批判性思維,要求他們爲自己在課堂上所說的答案提供更合理的解釋,這樣他們對知識的解讀是全面的、融會貫通的。

第7章時間真美好

雷夫老師能在自然課上帶着孩子們在空白地圖上標出至少150個國家,這樣等到學年結束的時候,孩子們談到美國的歷史也能滔滔不絕。

試想我們的課堂,我們的學生真的缺少這樣實實在在的應用性的、有實用價值的知識,我們只是在課堂上教孩子們一些書本里靜止的、死的知識。

無怪乎孩子們越來越覺得課堂是如此的沉悶和乏味,我們壓根沒有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沒有讓孩子們燃起來、嗨起來,沒有喚醒他們學習的內驅力嘛。

雷夫老師還把電影作爲學習的延伸,因爲電影是一項幫助學生們喜愛和了解歷史的有利工具。

尤其是對兒童而言,優質的紀錄片,能洗滌心靈,增長見識並樹立成功的典範。

關於這一點,魏書生老師也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提到了製作座右銘——在座右銘上寫上自己最崇拜的人物做榜樣,其實可以通過紀錄片來查找、發現孩子們最敬重的人物,作爲自己做人或者學習的楷模。

第8章火箭人

雷夫老師特別看重自然課對孩子們學習動力的培養,興趣點的點燃特別重要。

如在自然課上,孩子們學着製作飛機,其他來參觀的老師明顯的看到孩子們製作中有種種的不合適或錯誤,就忍不住想要提出來,甚至急着越俎代庖,但是雷夫老師很淡定,並且提醒外來的老師不要包辦,讓孩子們自己找出火箭飛不起來的原因,甚至回到教室之後再好好想想,這不正是科學家們一天到晚做的事情嗎?

是啊,“失敗”是由身爲教師的我們自行認爲的,在56號教室裏,飛不起來的火箭不是失敗,只有當學生停止解決問題的嘗試時,纔算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所以做老師的一定要及時的養成閉嘴的習慣,讓孩子們自己摸索,別忘了學生纔是學習的主體,是探索新知的主人。

第9章藝術愛好者

像李吉林老師的“情景教育”中不斷的用藝術活動來團結一大波孩子一樣,雷夫老師在他的56號教室裏同樣也注重藝術對孩子們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

藝術最美的地方是追求完美,但永遠無法企及,因爲追尋的過程就是一切。接觸到藝術教育的孩子,所學到的遠遠超過他們所學的藝術本身。

比如讓孩子們學着用剪紙貼畫,製作面具,做自畫像。仿照知名藝術家的主題和風格進行繪畫,做線繩藝術等等。

至於具體操作中用什麼樣的藝術形式,可以根據所在學校所在年級的不同情況來隨機調整,這其實就是校本課程的魅力所在。

但不論是什麼樣的藝術形式,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都會感到愉快,會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一點上。而且學生能在做的過程中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既能創造友誼也能創造出更好的作業成績,同時還學會了規劃,展現出耐心和毅力,進而學着努力追求卓越,彼此分享,這就是藝術引領孩子們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成長的魅力所在。

不論是同學與同學之間,還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通過藝術這個橋樑愈發穩固、牢不可破,而且這份聯結還能鼓勵孩子們有更好的表現,學習更認真,更快樂。

技術原來也有“讓孩子們懂得找出錯誤加以改正並繼續前進的”特殊作用呢。

第十章教練讓我參加

很多時候,我們做大人的尤其是做老師的往往忽略了體育在孩子們學習中成長裏所起的重要作用。

操場上很少見到孩子們滿天滿地跑的場景,有些班級根本不上體育課,有些班級則因爲全班表現不佳受到處罰,或者因爲某個學生表現不好導致全班不能去上體育課。

其實,體育可以使孩子們成爲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畢竟脫離了教室,孩子在操場上能更好的展現出平時老師很難發現的優勢和潛質。

不管孩子們想要精通的技能是什麼,都必須先學會在沒有老師陪伴和指導下自行練習,反覆練習運動技巧就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因爲運動的優點之一是讓孩子們跟自己以往的表現相比,學生要學會爲自己練習而不是爲老師練習,這其實也是在教室裏學習的真諦。

操場上進行體育運動時,體育項目是需要記錄數據的,這有助於孩子們設定目標和目的,而這兩樣東西對他們人生的每個領域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第11章經濟學的天空

雷夫老師腦洞大開,讓學生在開學第一天就申請一份工作,然後用存錢來支付課桌椅的費用,班級各項活動的費用。在一天天的學校活動中,把班級的各項事物當做一個大“銀行”,慢慢的學會規劃,你會如何“掙錢”?如何“花錢”?就是在這樣看似與純粹的學習無關的邊緣化活動中,孩子們的經濟學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個人發展、拓展提升、創新能力等等都得到了長足的鍛鍊。

這個板塊的內容對我來說是全新的,同時在國內的許多大家名師的作品中,甚至身邊的優秀的班主任也都這樣做過。

啃讀還在繼續中。一邊啃讀,一邊嘗試落實,讓自己的教學生涯因爲有了智慧的加持,插上閱讀和寫作的雙翼,慢慢騰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