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輝煌

——浣江初中30週年校慶電視直播演講稿。


30年的時光,對於宇宙來說微不足道,但對一所學校來說,可以有不凡的成績告示。

作爲浣江中學創辦時就成爲其一員的我,在30年的時代大潮的變遷中,一路見證了我們浣江初中辦學的艱辛以及它發展的輝煌。在浣江的30年,我經歷了我們學校的三次搬遷的歷史。每一次搬遷,對我校來說,都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每一次出發,都成了一次向上的攀登。

1991年8月,我們“浣江初中”在沒有自己的校園的前提下借慶同實驗小學的校園,在老鷹山腳下匆匆開辦。16位教職工6個班級一共346名學生就構成了浣江初中的雛形。那時學校既沒有自己的食堂也沒有操場,辦學條件的艱苦可想而知。在這一年中,我真正體會到創辦一所新學校時的那種倉促和艱辛,真正感受到師生們的齊心協力。(這裏穿插兩個小故事):(一)因爲沒有食堂,所以我們教師的中飯都是自己用飯盒去慶同小學搭火,菜也是自帶的。教師中午都不回家,就在辦公室或空教室裏午休一下。(二)因爲沒有清潔工,我兼任校垃圾清運工。我從農村來,長得格壯、魁梧又年輕。所以,學校領導就讓我每天傍晚放學後把垃圾站的垃圾清理掉,用翻斗車拉到校外的垃圾站去。

第二年,北莊畈新校舍正式落成使用,迴廊式教育樓、食堂、司令臺和操場、學生宿舍、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實驗室等一應俱全。學校開始注重校園綠化。操場四周種滿了廣玉蘭樹,學校大門進來的通道兩旁種滿了水杉樹。我記憶最深的是種在現在校區大門進來通道左邊的那棵五針松。那是我一次從花木市場買來的許多苗木中的其中一株。是我親手種下去的。剛種下去時還不到30公分高。你看,30年過去了,現在已長成二人多高了。這棵與學校同齡的樹一直立在每一屆學生的必經之路邊,它與我一樣,也見證着學校創造的每一次輝煌,見證着我們每一個浣江莘莘學子的成長。

我們學校從北莊坂校區出發開始走上正軌,並一路迅猛發展。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學校已穩坐諸暨初中辦學水平、教育質量的頭把交椅。要求來我校讀書的學生趨之若鶩,一 “座” 難求。學校應接不暇。最多時班額有70多人,在校學生數最多時達4000多人。

20世紀末,學校逐次搬入原諸暨師範校舍。從此,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師資力量更上一個檔次。


浣江初中乘此機遇,藉機而上,軟硬件設施更上一層樓,在全紹興市甚至浙江省內都小有名氣。我們幾代浣江人都在踏踏實實地在奮鬥着、努力着、拼搏着,有目共睹。

如果說北莊畈校園時期(1992—2000)我見證了學校步入正軌,走向輝煌。那麼原諸暨師範校園(現校區)區時期(1998至現在)我與許多浣江人都共同體會了再次出發時的另一種艱辛和從容。這一時期,我們探索了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當私立學校異軍突起,兄弟學校迎頭趕上與我們齊頭並進時,社會上議論紛紛,說什麼現在浣江的教育質量還是xx學校好啦,現在浣江的風氣不好啦等等。但我們始終認同魯迅先生的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們不浮誇,不急躁更不盲從。我們仍然一步一個腳印,踏歌而行。因爲我們知道不是我們浣江的辦學水平教育質量在下降,而是與兄弟學校的差距在縮小。但我們始終堅信我們浣江人是做得最好的。不管怎樣,我們始終相信,我們浣江初中是整個諸暨初中教育中的“標杆”學校,起到領航的作用。事實證明,在社會上輿論四起的幾年中,我們的中考各項數居仍然是名列前茅。我記得6年前的那屆畢業生是諸暨實行陽光招生政策後的首屆畢業生。中考前,社會上甚至我們學校中的部分老師都認爲浣江這次中考肯定不會出好成績,結果,那年的中考我們浣江仍然立於不敗之地。成績斐然。這就是我們的學校30年積澱下來的精神內涵:面對一切淡定從容。

長江後浪推前浪。想當初,我剛進浣江初中時還不滿28歲,現在行將退休了。但我看到了更多的年輕教師正朝氣蓬勃地爲“浣江”奮鬥着,讓我再次看到了“浣江”的明天。祝福你,我們的大浣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