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掙脫束縛的不完美主義者,享受每一次小小進步

室友癱在沙發上感慨:“這疫情讓我連健身房都去不了,不然我還可以鍛鍊鍛鍊,不至於老是癱着不動。”

我:“你在家也可以運動呀,跳跳尊巴或者做做普拉提……”

她回:“這大熱天的,做這些得出多少汗呀。”

“那你做做瑜伽也行,瑜伽墊不是在那裏嘛。”

她還是反對:“不行,在家我沒有感覺,而且沒有老師指導,我動作不標準,我一個完美主義者簡直不能忍!

完美主義彷彿成了她和“健身”這件事最大的阻礙。

完美主義者的思維缺陷

斯蒂芬·蓋斯在《如何成爲不完美主義者》一書中提到:完美主義標準一般有三種:情境、品質和數量。

完美情境:對地點、時段或者資源有着“完美”的要求。比如健身一定要在健身房,要在特定時間段健身或者必須完成固定時間長度的健身,或者健身一定要穿着運動服等等。

完美品質:對完美質量的永恆追求。比如健身一定要讓自己大汗淋漓;或者家裏一定要保持一塵不染等等。

完美數量:只要數量達不到預期就無法心滿意足。比如每次運動一定要20分鐘以上,半年內要減肥15KG,或者今年要收入六位數等等。這種目標暗示了一切不達預期的進步都是不夠好的,只要達不到,就是失敗。

我們之所以抱着完美主義不放,不是因爲失敗的成本增加了,而是因爲回報的重要性提升了。

完美主義者眼中看不到點點滴滴積累的進步,將目標兩極化處理:達到了就是成功,達不到就是失敗,就沒有意義。

——本應激勵我們進步的目標變成了最大的負擔,加劇了完美主義帶給我們的問題。因此,成爲不完美主義者,是避免這種情況最好的策略。

微習慣策略,也是完美主義的剋星

作家與研究者佈雷妮·布朗說過:完美主義是一副重達20噸的盾,我們無論走到哪裏都舉着它,希望能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而事實上,它的唯一作用就是讓別人看不到我們。

還記得帶無數人學會“微習慣”的斯蒂芬·蓋斯嗎?

這本《如何成爲不完美主義者》便是他的新作。蓋斯曾經是一個絕對的懶蟲,我想很多人也是這麼想自己的。爲了改變這一點,他研究了各種習慣養成攻略,從2004年開始,他在各大成長平臺上發表許多相關文章,逐漸爲讀者提供自我成長策略方面的建議,到現在他的著作已經被翻譯成17種語言,在全世界範圍內廣爲傳播,無數人受益。

他的觀點:強迫你自己做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積極行爲(那種小到你不可能做不到的日常習慣),看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容易,但效果驚人。

《如何成爲不完美主義者》是“微習慣”系列作品之一,在這本書中,作者仍然應用了微習慣策略,爲完美主義者提供了22種解決方案,幫助完美主義者突破“完美”的限制,成爲更快樂、更健康、更高效的不完美主義者。

22種策略助你打破完美主義

如果完美主義是一座冰山,海面上露出的那個尖頂就是對完美的渴望,而海面下佔據了90%冰山的主體則是對失敗的恐懼。

作者對完美主義的表現形式定義爲五個方面:

過高期待

糾結不放

認同需求

過失擔憂

行動顧慮

書中的22種策略也正是針對這五種不同情境提出的。

對於整體上的完美主義,作者提出了兩種對策:

改變你的關注重點:每天花一分鐘,思考並提醒自己:忽略結果,忽略問題,忽略他人看法,不糾結準確性,忽略失敗,忽略所謂時機——去做,並關注做的當下。

遵循不完美主義者的過程思維:每天花一分鐘覆盤回顧當天的計劃,從不完美的思維-決定-行動-轉變-結果五個方面去想,並讓自己接受其中不完美的部分。

對於對自己有着過高期待的完美主義,作者提出了四種對策:

調整自身的預期:如果預期過高,請把它們降低;更好的選擇是徹底放棄預期,保持隨機應變的心態。

正確判斷是否足夠:不要讓永不滿足的心態影響自己。

降低標準:這裏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的微習慣,接受並讚美每一個小小的進步。

關注過程:關注過程,注重當下,忽視結果。

對於自己經常糾結不放的完美主義,作者提出了五種對策:

接受現實,採取行動,分清意外與失敗,改進自我對話方式,必要時採取計時器介入法,讓它提醒自己做一件事

……

看到這裏,還有必要提醒一下:完美主義者總希望自己可以立刻解決所有的問題,他們普遍缺乏耐心,追求一勞永逸。

如果你還是這種缺乏耐心,不能用心體會整個轉變的過程的話,你仍將失敗。不妨從有耐心地讀完《如何成爲不完美主義者》這本書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