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唯一不變的東西

又是一年端午節,掛菖蒲、喫糉子、劃龍船,這些端午的習俗亙古千載,深深地耕織於華夏大地,如血液般流淌在我們的身體裏。

小的時候盼端午,是因爲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只有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纔可以喫到盼了一年的糉子。

記得自己五、六歲的時候,還在換牙期。端午喫糉子,黏黏的糯米糉子將鬆動的乳牙連根扯起,和着它一塊兒吞入肚裏,當即嚇得大哭。爸爸哄我說:別怕,明年的這個時候,你的頭上就會長出糉子,嘴裏也會長出牙齒。

爸爸的玩笑話,卻成了傻傻的我好多年的期盼,一直到懂事。

改革開放以後,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儘管每年端午依舊,糉子的品種也花樣紛呈,但如今的端午節,絕不再是孩子們心心掛念的一飽口福的日子了。

生命在時光裏飛逝,細細想來,我們所經歷的很多東西,都在隨着時代的變換而不斷迭代。生命裏的所有東西都會變化,身體,觀念,認知,可能唯一不會變的也就是變化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黑白電視機開始走進老百姓的生活。我家的第一臺電視機上有三個按鈕,其中一個控制屏幕亮度。記得看英格蘭對尼日利亞的足球賽,如果調高亮度,英格蘭隊球員會在屏幕上消失,如果把屏幕調暗,尼日利亞球員就看不見了。看一場球賽,需不斷的調着按紐,常常會把電視機前的我們急得捶胸頓腳的,這就是那個年代電視機的水準。

如今,電視機不單是彩色的,它的功能也很智能了。

娛樂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門,視頻和音樂流媒體服務異軍突起,爲大衆提供了全天候的娛樂服務。

教育曾是面對面的,工作必須要到辦公室或現場,而互聯網的高速發達,特別是新冠疫情爆發後,學生上網課,遠程辦公,人們居家就可以完成的事越來越多。

當年我們有筆友,現在的孩子們有網友;我們的童年是“早睡早起身體好”,現在的孩子有做不完的作業,欠的都是睡眠;當年查資料會去新華書店,圖書館,現在坐在家裏就有互聯網,一度一搜,無所不能。

通訊也發生了難以想像的變化。當年打個長途電話要去郵局排隊,話費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後來有了BB機,家庭安上了固定電話;再後來,出現了“大哥大”;如今,智能手機普及百姓,昔日的電報、書信也被短信、微信等服務取代,信息的互聯互通已經進入到秒達通道。

爲此,我們又哀嘆孩子們玩手機上癮了,然而我們也不該忘記,在他們的這個年紀,我們也正像人猿泰山一樣,在樹枝上,在山野中到處晃盪。

相信技術與科學的革命還會不斷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加深刻的變化,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所說:生命中中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

變化是生命中的常態,它構成了生命的起起落落,它可以讓我們窺史視今,可以讓我們不斷反思後依然選擇前行。而我們只有順應和跟上時代的節奏,才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中,去擁抱生命中的一個個美好呈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