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愁:父母情

端午节的早上,大雨滂沱,一直不曾减小。出车门打伞这几秒钟内,衣服都能瞬间被雨淋透。夏天的雨总是这样的,阴沉地闷着几天下不来雨,像和谁赌气似的不啃不声,实则在酝酿着大爆发。到极限后,终于憋不住了,就来一场透透的雨,浇的大地雨水横流,不知道该流向哪里。下水道里的水溢出向外翻滚;马路上的积水被走路的人踏起溅起水花,所以要冲进这样大的雨中,是需要勇气的。这样的雨天,刚好碰到这样的节日,雨,也就不足为惧了!

来到姨家,两条大狗早就叫的震天响,前腿扒在大门的铁杆上,嘴巴伸出门外,恨不得立马冲上来给我们一人几口,方能止住吼叫。然而,狗还是害怕人类的,更害怕陌生人。它的叫声,不是恨,是惧怕,不是想要咬,而是想先声压人,看到这样凶恶的一面,让人畏惧它,对我就已经奏效达到目的了——我怕狗。其实,狗只是想提醒主人,有两个我们不认识的人来了,急切的叫声是要主人赶快来处理。

我坐在车里,看着那两只狗嘴不停地吼叫,有些畏惧,打开车门,喊了几声“姨姨”,才看见姨冒着大雨前来开门。

姨看起来又瘦了,过了一个收庄稼的季节,脸膛晒得黑了,人就显得瘦些了。姨父是刚从单位上回家的,在房间里换下湿衣服后,赶忙出来招呼我们。

雨还是那么大,两只狗在雨中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只要看见我们的身影,就叫得愈加急躁。但是,姨父的一声吆喝,两只狗仿佛得了命令一般,立马闭上了狂吠的嘴,低头附耳地蹭蹭姨父,可是当眼光再次扫到我这个陌生人时,吠叫马上战胜了刚才主人的吆喝——狗是健忘的动物,但却是最忠实的。

小时候,我们经常去姨家,暑假,寒假,姨家是我的第二个家。在姨家比在家里好,家里事情比较多,不干不行,因为看着母亲那样辛苦,实在不落忍,在姨家就不一样了,我怎么说也是客人。她家没有太多的活需要我去干,而我更乐的逍遥。

姨和姨父,他们的生活状态很好,姨父工作勤恳诚实,心灵手巧,而且不抽烟,叫他来干活,省下了许多烟钱,因此左邻右舍的都喜欢他。姨也是待人热情的主,喜欢帮忙,吃亏的事情没少干,邻居们也爱和她交往。他们两个在人际交往上是这样的讨人喜欢,在生活上也是相敬如宾,相互体谅和理解,两个人虽然都六十多岁了,身体却没什么大的问题。

我认为这主要归功于他们的生活,两人的相处方式,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生活的质量。姨父牙不好,要吃软一些饭食,姨就做饭做得软些,给姨父做可口的饭菜,姨父的胃病就犯的少些。

姨和母亲是亲姊妹,但母亲早在19年就去世了。我经常想起母亲的生前种种,看到别人的任何一点,都能想到母亲。母亲的早逝就在于她饮食的问题。不擅长做饭,也不善于照顾人,和父亲长达三十多年的分居生活,使她不知道如何跟退休以后的父亲相处。两人在一起,常常因为琐事气咻咻地,有时候几天也不说一句话。

父亲不善表达,他在心里有自己对母亲的看法,但并不说出来,只是在心里认为该不该的。这样,矛盾一日深似一日,两人因为种种不沟通,不理解对方,积怨颇深。父亲说的母亲不采纳 ,母亲说的父亲置之不理,两人这样谁都不肯先低头,先进行好好说道,直到母亲的病发作,我们才看到父亲其实是在乎母亲的。

父亲做得一手好饭,这是常年在外地工作时练出来的。而母亲对于自己没有过高的要求,她不在乎饭菜好坏,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好。她在乎的是庄稼,从早到晚,她一心扑在庄稼上,任我们怎么说都不行。

母亲犯病晕倒后,父亲背母亲回到家,给我们打了电话,送去医院。这以后,父亲和母亲就和解了,大概是母亲自己也知道自己要先父亲而去了,以前的种种都没什么要紧了,谁输谁赢,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夫妻之间,若真的可以相互体谅,及时沟通,不让误会加深,不让矛盾放大,相扶相携,这一生就会顺畅许多,家庭矛盾没有了,许多事便就迎刃而解,也就没有多少遗憾了,就像姨父和姨,姨父回家后,什么事都做,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姨乐的清闲,这一点,在表妹家里都有所提现。一个女人,遇夫如此,绝对是好命的人。

若父亲和母亲也像姨家一样,没有分居的三十多年,没有聚少离多的岁月,也许他们之间不是现在的样子。我的脚和母亲的脚很像,几乎一模一样,姨说我的命也和母亲一样的。在她们看来,有个吃铁饭碗的老公比什么都好,但这只是一方面,他们只看到经济方面的宽裕,没有看到夫妻之间的问题。

我在结婚前夕,父亲一直不同意我的婚姻,他不愿意我像他们一样,常年分居,过着丧偶式的婚姻。当时我并不能理解他们,我觉得我们只要相爱,即使相隔天涯,关系也一样的好。那时候年轻幼稚的心灵哪能想到现实对于人的考验!

幸运的是我没有,我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我们始终在一起生活,不曾分开过,我们的生活如火如荼。

父母年轻时,常年的分居生活 ,在那个年代,似乎没什么影响。带孩子,种庄稼,每天忙得团团转,哪还有心思想到别的,更何况父亲憨厚老实,没有那些从小就混迹于城市中的人那样。他回家后就和母亲坐在桌前,听母亲把家里家外的事说个没完,小时候的我就曾看到过好几次。

实际的生活是现实的,随着环境在不停地变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许多事。谁能想到三十年后父母会不能好好相处,总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呕闲气,其实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对方的想法了解清楚就可以了,可两人就这么拧着,谁也不肯多说一句话。

如果他们早点想到,自己都不再年轻了,在一起的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了,可能也会促膝长谈,说出一番肺腑之言,那些所谓的矛盾,便不能成为阻碍两人相处的绊脚石。

处在婚姻围城中,人们总说相守容易,相处太难,谁说不是呢?放下所谓的自尊,珍惜对方,活在当下,不留遗憾,才是正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