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我們的課堂》摘要:5 分析與創造力

世界是我們的課堂:培養孩子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張華

5 分析與創造力

>> 5 分析與創造力

用設計思維提升孩子的創造力

>> 通俗地說,設計思維就是跳出條條框框、真正以人的需求爲中心、刨根問底式的一種“源創新”思維,是一套系統的創造力培養方法。

>> 世界經濟論壇曾發佈“未來人才市場最看重的10項技能”,其中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Complex Problem Solving)放在了第一位。

>> 圖5-1 設計思維步驟圖»同理心(Empathy):收集對象的真實需求。»定義(Define):分析收集到的各種需求,提煉要解決的問題。»頭腦風暴(Ideate):開動腦筋,創意點子越多越好。»原型製作(Prototype):將大腦中的想法動手製作出原型。»測試(Test):優化解決方案。

>> 通常,有兩個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快速進入“同理心”模式。方法一:角色扮演。瞭解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爲”那個人。“角色扮演”讓人們得以親身體驗對方的處境,用感同身受代替主觀臆測。這種思考比先入爲主的“我以爲”要更深刻。

>> 方法二:採訪。採訪是記者的基本功。從小掌握採訪的技巧,能讓孩子更高效地收集自己想要的信息。採訪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提問的技巧。如何提問呢?答案是重點掌握“5W1H”原則。» Who?誰?» What?做什麼?» When?什麼時候?» Where?在哪兒?» Why?爲什麼?» How did it look?How did you feel?長什麼樣子?你有什麼感受?

>> 設計思維的第二步,就是“定義正確的問題”。它是指明確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 下面的一些常見的練習,能幫助我們打破慣有思維的侷限。方法一:黃金60秒。

>> 方法二:自由聯想。

>> 方法三:強制類比。

>> 例如把燈泡和球鞋放在一起,可以梳理出不少關鍵信息(見圖5-4)。

>> 強制類比能讓我們產生很多靈感,

>> 有一位參與項目的同學說,項目結束後他回到家,“看見什麼都想改造一下,很多東西都存在問題,但大人們習以爲常。”

重新定義社會實踐

>> 案例教學法:借鑑哈佛案例教學法,直播課程內容妙趣橫生

>> 什麼是教育?教育要有反饋。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有學以致用的可能。

>> 所謂社會化學習,是指到社會場景中學習、實踐、提升自我。

>> 他把這個想法命名爲“未來公民書店計劃”,還爲之開設了一個微信公衆號,並在其中分享了4類內容——書評、書店探索遊記、書店模型和閱讀活動。

>> 難怪當我問陳同學“如果世界末日來臨,你只能帶走一本書,你會選擇哪一本”時,他二話不說就投了《中國通史》一票,“我們可以通過古人的創造和發明學到很多知識,也可以以史爲鑑,用歷史反思自己,改進我們自己的行爲。”談到歷史,陳同學的聲音又高了兩度。

>> 長期來看,素質教育的本質是社會化的,它更像文化產業;應當是潛移默化地“影響”人,而不是技能性地“培訓”人。

從當“小學徒”開始

>> 那麼,究竟什麼是創新教育的方法論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做到以下五步。»第一步:樹立夢想。»第二步:調研、查找資料。»第三步:當一個學徒。»第四步: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同伴。»第五步:實驗。

>> “學徒制學習”強調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強調真實情景中的體驗和思考,強調以解決問題爲導向。

>> 現在,無論在歐美、日本還是在中國,不少企業流行每年搞一次“帶孩子上班日”,並且一般是在寒暑假。在這一天,孩子從父母的工作場景開始,接觸大人的世界。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近距離接觸一家公司與一個職業,同時也能增強親子關係。這種做法非常人性化,也非常有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