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把子路叫过来,直呼其名:“仲由!你听说过六言六蔽吗?

子路说:“没听说过啊!”

孔子说,“过来坐好!我告诉你!”

如果爱仁德,却不爱学习,那弊病就是被人愚弄。

爱智慧,却不深入学习,就会变成耍聪明,变得轻浮放荡。

你诚实守信,却没有学懂诚实守信的本质道理,就会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

“直”,是美德,说你这个人很直!属于夸奖。但是过了分,就成了“绞”,尖刻。

爱勇敢,却不爱学习,那就会作乱闯祸。

爱刚强,却不爱学习,那弊病就是胆大妄为。

归根结底,都是以不学习为耻。

❤️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又到六点半了,我们还是来继续学习论语,按照惯例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过的内容。

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说的是晋国大夫赵简子有个家臣叫佛肸,在现在河南鹤壁的中牟那个地方叛乱。

想请孔子过去为他做事,孔子也流露出要前去的意思,他的弟子特别,指的子路立马就表示反对,说我在过去亲自听您亲口说过,这个地方的领导亲自干坏事,行不义之事,不仁之事,君子是不去的,不会助纣为虐的。

佛肸这个人在中牟叛乱,正好符合您说的这个情况,那你却要亲自去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说:然。有是言也。就是对,你说的对,我确实这么说过。有坚硬的东西,怎么磨也磨不坏的,有洁白的东西怎么染也染不黑的,你应该明白吧!意思就是说我有独立的人格和操守,不会被他们所污染。

同时孔子也说出了自己的情况,就说我一身的才学和抱负,不愿意像一个炮瓜一样,只能看不能吃,最多做个瓢,然后就没有用了。

孔子有没有去呢?没有。因为佛肸这个人他不是周文王周武王那样的人,他的处事方法行事之道,不符合孔子的价值观。

那为什么还说要去呢?其实一个是表明有人还赏识我的。另外一个,也是通过这个来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的这种感慨。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学习今天的内容。今天可以说是孔子版的六荣六耻。具体什么情况呢?我们先来看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子提出了六种美德和六种弊病,是专门针对子路这样的人说的。

孔子把子路叫过来,直呼其名,仲由,你听说过六言六弊吗?

六言,就是六种说法,六种美德,哪六种呢?分别是仁智信直勇刚。

六弊,就是在这种美德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握不住本质,掌握不了尺度造成的六种弊病。

有一种好处就相应的有一种弊病,就是相当于你的长处就是你的短处。如果只是爱那美德,想要践行之,却不能够认真学习,深刻把握,往往就会出问题。

我们讲论语的时候,时常会引用中庸里的话,中庸本身是根据论语这些思想主体思想来说的,但有些地方阐述的更加深透。

什么意思啊?就是东西都是相对的,全靠把握好度,它就是好事情,把握不好度就会走向反面。

孔子这样一说,子路说没听说过。孔子就知道你没听说过:来,坐下来,老老实实的听我跟你说。

这是什么呢?表示重视,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这几几点都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听,而且要听进去,否则会出大问题。

我们常说孔子是大教育家,他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于子路这种性格的人,好学行动敏捷性子急躁,听了恨不得立马就行动,一刻也不敢耽误的人,也相信都会出很多问题,如果不好好教导,是要出大事的。

接下来呢,我们一条条的来看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就是如果你爱好仁德,却不好学习,那弊病就是被人愚弄。

朱熹说,是“可陷可罔之类”,别人会挖坑给你跳。

这个,《孙子兵法》讲将道,也有类似说法: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将领有五种危险,只知道硬拼,不怕死的,就有被杀的危险。

贪生怕死,一定要求生的,就有被俘虏的危险。

性情急躁,容易冲动的,就有被侮辱的危险,本来不该出战的,对方送女人衣服给你,说你胆小鬼,就被激将法激出来,出战了,败了。

那这里边有个例子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的时候,为了激司马懿出战,诸葛亮就送给他女人衣服,说:你要是不出战,你就是女人,你就穿上女人衣服吧!

结果司马懿就真的穿上了女人衣服,没关系,你让我穿女人衣服,穿女人衣服又如何?我就是不出战。诸葛亮没办法,司马懿生生的把诸葛亮耗死了。

廉洁爱好自己名声的,别人拿谣言往你身上泼脏水,你就“以死明志”了,正中他人下怀。

仁爱人民的,别人把老百姓驱赶在战阵之前,你不忍心开枪,就被人打败了,那人民你也保护不了。

所以说,儒家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什么呢?就是无过无不及。

就既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都不好,什么事不能过了,你炒菜要放盐,但你放盐多了就咸,就齁着了。炒菜你炒的时间长了就烂了,把水熬干了就糊了。

说一个人高好吧,好。你太高了,一下子长了两米好几,那有的就傻啦。

现在美女都喜欢瘦,但瘦真的好吗?你过于瘦了,光有皮和骨头了,没有肉了,好的没在哪里啊?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什么东西都是相对的,都是要把握度的,而把握度的过程就是你学习的过程,不断调整的过程。

我们一辈子都在学习,都在修正,都在持续改善,无尽无限的趋近,没有止境。

第二条是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知,就是智慧,却不深入的学习,就会变成耍小聪明,就会变得轻浮和放荡。

那这个荡怎么解释呢?钱穆说,是“放而无归,穷高极远而不知所止”,

你太好学了,是世上就没有你不想学的,见什么学什么,没目标,没方向,没深度,就入了庄子批评的,生命有涯,学海无涯,以有涯的生命追求无涯的知识,非把自己挂掉不可!

那怎么办呢?学习。首先要立志,我的志向是什么,我想走哪条路,把自己的路定好了,我们就坚定的走下去。别你什么都涉足,我们不是天才也不是全才,我们什么都能行,样样都领先,没有一个地方不比别人强,怎么可能呢!能量是守恒的,上天是公平的,不会让你十全十美的。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是伤害于物,伤害自己。你是诚实守信了,却没有学懂诚实守信的本质,道理就会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

前面讲过孔子在蒲遇险的故事,蒲人围攻孔子,孔子的弟子们也很能打,蒲人害怕了,和孔子讲和,签订盟约,说你只要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走。孔子马上就签字。离开蒲国呢,直接就奔卫国去。子贡问:“盟约可以不遵守吗?”孔子说:“要挟之下定的盟约,神是不听的,不算数!”

比如说我们以前还讲过一个故事,叫尾生抱柱。说是尾生与一个姑娘约会,就在一个桥下桥柱子那儿。结果这个女子没有来,可是下雨了,雨越下越大,这个山洪暴发,本来他是有机会走的,对方没来,咱就走就是了。他不行,他非得要坚守盟约,我得等她来,抱着这个柱子,雨是越来越大被冲走了,白白的丢了一条性命。你这样的信有意义和价值吗?

人要会变通,不能死守一个什么东西,当你死守一个什么东西时候,你就输了。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直,是美德,说你这个人很直!属于夸奖。但是过了分,就成了绞,尖刻。比如有人说话,先申明:“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哈!”接下来的话,基本上就是准备恶语伤人了。还有叶公好龙的叶公,给孔子讲那个父亲偷羊,儿子举报的故事,这儿子就太直了,把自己的父亲给“绞”了。

所以说我们儒家讲究什么呢?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是直,而不是大义灭亲,那不叫直,因为亲情永远更重要。还有一句话说,兄弟可以打架,夫妻可以在家里吵架,但是要一致对外。

别人欺负你哥,你无动于衷,别人欺负你媳妇,你置之不理,你和别人一块儿对付你自己,你还是人吗?首先我们要有立场,我和谁是一伙的,我们时常会听说你这个人,你和谁是一伙的,你胳膊肘子往外拐,说的是有道理的!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就是这个人很勇敢,但是他不好学习,就容易作乱闯祸。这里面像水浒里面有一个黑旋风李逵,他就属于这种人,拿着一双大板斧,见谁砍谁,只听宋江怎么骂他说,你这鸟人,怎么骂他都没事儿,宋江让他干什么干什么。拿个板斧,见谁砍谁,不分老幼妇孺,只求杀人杀个痛快,危不危险,太危险啊!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爱刚强,却不爱学习,那弊病就是胆大妄为。

愚信,再加上刚勇,最是害人,战国时那些游侠刺客,不就是为了报答一个你瞧得起我,就把自己的命都交出去了吗?士为知己者死,你赏识我,那么你让我死都可以,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这就是孔子版六荣六耻:

以仁为荣,以愚为耻。

以智为荣,以荡为耻。

以信为荣,以贼为耻。

以直为荣,以绞为耻。

以勇为荣,以乱为耻。

以刚为荣,以狂为耻。

归根结底是什么呢?就是以不学习为耻。

子路这个人是最要求上进,所以学习雷厉风行,闻善则喜,急性子。只要一听说什么好事立马就要去行动,就要去做,一听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立马就反驳。在论语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来反对孔子的基本上都是子路,一听孔子哪个地方说有什么异向,或者是有什么行为啦,他立马就会指责。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子路什么如何如何。

但是子路的这种好学,他这个是好事儿,但是他没有把握本质,没有学到精髓,把这些东西表面的做了,结果还是没有学到真传,最后死于卫国之乱,就死在老师反复教训他的毛病上,死在愚,死在贼,死在乱,死在狂。

有句话说得好,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难移不代表不能移。怎么办呢?就是读书,就是学习。

大家都很都知道,曾国藩本身并不算聪明,贼到他家去偷东西,看他一直在背书,就想等着他睡觉在偷,结果他不背完不背会就是不睡觉,一段反反复复的背,背到大半夜了,后来贼都忍不住了,说我都会了,你到现在还没背下来呀!

但是怎么样呢?他通过这种看似笨的学习方式,深入的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果成为了也算是一代圣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什么东西它都是相对的,你不要把它固定化,说我爱人,我是个好人,我就不能怎么样,就容易出问题。什么事儿都是要讲究中庸,无过无不及,把握尺度,恰到好处。

要及时修正,不要认为我这就是仁啦,我这就是智,把自己框死了。

好了,今天的这一章就学到这里了,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九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里面又一次提到了诗经,读诗的好处。

那这一章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呢?我们明天早晨六点半再相聚在这里一起学习和探讨,感谢大家的聆听,明天见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