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代替懲罰進行教育?——表明你的期望

案例:

有一次家長跟我說:“老師,你要對我的學生嚴厲一點!”

有個新同事,愁眉苦臉的站在我的辦公桌前埋怨:“有個同學舉報另一個同學作弊,我很生氣,我要讓他在全班面前讀檢討信!他已經同意了。這樣不知道會不會太輕?”

我深深得看了她一眼,低頭整理東西,有這麼嚴重嗎?要全班道歉?

“作弊啊,作弊難道不管嗎?”

作弊就作弊了,但是學生的“面子”更重要,你讓他丟了面子,他以後恨你,天天跟你鬧。

“那我怎麼辦呢?我都已經說了,他也同意了,作弊難道是一件小事嗎?我一定要有一些舉措,讓他難受,以後不再犯?”

面對這樣的迴應,我陷入了沉思。

大家好像都容易困在面子的怪圈中下不來,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面子,卻忘了照顧對方的面子,對方的感受,對孩子也是這樣。若把自己當成了公平公正的代言人,這個面子恐怕要時時刻刻接受挑戰。何況這個命題本身就是一個僞命題。

這是一種僞自然後果的教育方式,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懲罰。

當孩子出現一些規則以外的行爲是,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說教,屢次說教,實在不行就會想要進行懲罰。懲罰究竟有沒有用呢?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懲罰並沒有太多正面的效果。

如何避免衝突,又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第一,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當衆檢討這在教育中是大忌。青春期的孩子,獨立人格還是形成,他們對自己的在羣體中的人氣面子是很在意的,讓他當衆檢討,等於讓他的自尊接受羣體的批判,這種感覺是極其不好的。若堅持如此,會讓他們更加抗拒。

第二,舉報者的信息是需要覈實的打小報告的行爲都是不能被鼓勵的。趁機可以引導舉報者,如何去正確的解決問題,我們的教育不培養告密者,利用老師去進行懲戒的小心思比作弊行爲更需要引導。

第三,私下解決永遠比當衆解決合適。也許該同學有什麼困難,難言之隱,甚至他與告密者之間也有些故事。孩子在私下交流的時候,會更加放鬆,對抗情緒更小,更容易達成共識。

可以按照如下的談話技巧:

1 瞭解情況,仔細傾聽。

把這個小朋友叫到身邊,閒聊幾句?

“聽說你考試的時候參考了別人的卷子,可以告訴我當時是什麼情況嗎?”

小文:“我沒看,我就是把頭轉過去了,我沒有參考,我沒有改動答案。是小蘭她亂講,她總拿我的尺子亂花畫,這次考試我沒給她,她就扯我卷子,說我在交卷子的時候跟人對答案。”

“你別緊張,我們不是來追究責任的,我只是想問問你,有什麼是我可以幫上忙的?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你這麼做是處於什麼原因?”

小文:“我當時是看了幾眼,我.......”

2 表示尊重理解他的感受

"考試很緊張吧,很想考一個很高的分數對嗎?考不好,又頂不住爸媽的壓力吧?真不容易。”

“”作爲一次小考,作爲自我檢查用的,放平常心也很好的。你平時學的還是挺紮實的,聽到這樣的傳言,我也很詫異。

這樣的舉動,同學們看在眼裏,給大家留下不信任的印象就不好啦。"

3 引起小文的思考,提出要求。

本來作弊是要取消成績的,但老師還是很喜歡你這認真靠譜的同學。這次我幫你保密,不讓其他同學知道,但下次不要再犯了,因爲這種行爲沒有意義。

你覺得這樣怎麼樣?你有什麼別的建議呢?"

“嗯嗯,謝謝老師!”

4 回憶他的高光時刻,建立自信,三明治法則

“我記得第一次見你的時候,你就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你是一個很會問問題的人,我當時對你印象特別好,因此在學習上你是沒有問題。好了,問題講明白了,你回去吧!”

反思: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自尊,儘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私下解決,避免將問題擴大化,嚴重化,不要成爲站在道德高點去評判孩子的行爲的性質,給他一個改變的機會,避免貼上不好的標籤,讓孩子進入負面的個人角色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