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接受自己的平庸,什么时候真正强大

近一个月,股东新投资的公司小A找我做人力及管理诊断,我们就如何扭转当前“懒散”的企业文化做了深度交流。

诊断之前,我了解到公司刚发生重大人事调整,其中包含更换总经理及几个重要部门负责人。据悉,前任总经理曾在大型上市集团任职,管理风格强硬、主张全面革新,最终因水土不服请辞。当前,新组建的领导班子,正在考虑如何通过一系列变革来解决企业经营问题。可能的切入点有流程梳理、职责厘清及绩效变革等。

我思量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因存在信息不对称也表示仅做参考。对于100人不足的团队,管理并不是最重要的,当前最紧迫的还是怎么生存、怎么自负盈亏。围绕业绩目标的达成、项目的管理,或许有助于大家统一共识,把力往一处使。

统一共识后,第二步才是为具体落地扫清障碍。这里的障碍可能是人的意识或能力问题,也可能是团队分工不合理、不清晰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流程不够高效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在统一共识的过程中对“障碍”做一个全面分析,再针对性地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人的意识问题可以靠充分洗脑和激励来解决;人的能力问题可以靠换人、培养或博弈来解决;职责的问题可以靠架构的设计及职责的重构来解决;流程低效的问题可以靠流程优化来解决。

比起“变革”,以达成共识为目的的群策群力,显得更为柔和,大有无为而治的调性。不变是为了后续循序渐进地变做准备的。最终,我倾向于大家共同参与、一起探讨出对公司发展最有利的决策,只不过整个决策过程看似失控,实则在统一共识的大基调下进行,一切便在掌控之中了。


写在最后,我加入现在公司时也曾想过如何突破的问题。那时正好读到道德经中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段话,豁然开朗。越是大的国家,越经不起血雨腥风,就跟我们烹饪小鱼通常都是整条一起的,而烹饪大鱼则需要开肠破肚,道理一样。这是人们都爱汉武帝,而我独爱刘恒的原因,接纳自己的“平庸”,对外他放弃战争,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联姻而抵御外侵的帝王;对内他赏赐功臣、打击重臣,巩固了大汉政权。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在安民、惠民的基础之上推行执法、守法的政策,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最终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