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非“烏合之衆”可爲

“過意不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飯後,與兒子散步在小區。我掏出一個果丹皮遞給他,兒子順手接過用勁撕扯着果丹皮的封口。求助於我時,一塊包裝紙片飄到地上。扯開封口後,我把果丹皮還給兒子,發現他正在彎腰撿起那片粘在地上的紙片。一手接過我遞過來的果丹皮,一口放到了嘴裏。順勢把拾起的紙片放在果丹皮的外包裝袋中,爾後一同放在了兜裏。

見此情景,我有些感動。一切都那麼自然,沒有他人任何的提醒和指示,全然是兒子自己要拾起哪怕是點滴的垃圾。

於是,我問到“那麼點的紙片怎麼也撿起來呢?”兒子答道“嗯,掉在地上不好”。接着,兒子給我講了前兩天的故事。

那天,姥爺送他去上國畫課,走在路上喫着姥爺帶給他的香蕉。姥爺走在前面,兒子跟在後面剝着香蕉。頑皮的香蕉皮掉在地上一塊,兒子沒有理會,一會兒又掉到地上一塊,兒子擡頭看了看姥爺並沒有走遠,毅然蹲下身來拾起香蕉皮,然後轉身跑到遺落第一塊香蕉皮的地方,俯身拾起那好似被遺忘的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裏。迴轉身來,繼續高興地喫着香蕉。

我問他:“第一塊香蕉皮掉了你爲什麼沒撿呢?”兒子答道:“我看它太小了,沒當回事情。”

我又問:“那爲什麼第二塊香蕉皮掉落的時候要撿起來呢?”兒子說道:“想着香蕉皮,我總感覺心裏過意不去,就都撿起來了”

看着兒子認真的表情,心中有種莫名感動。雖然他並不比同齡人長得高,但在這個並沒有瘋長的外表下,心智和公德已經在日益滋養下茁壯成長,以至於某一日讓我感覺到可見的成長。

我也跟兒子分享了我此前的經歷。曾經買菜因爲對方算錯而多找多給了錢,待發現錯誤後心裏久久不安,總感覺被壓抑着喘不過氣起來。直到把多找的錢還給攤主,感覺心裏的大山才徹底推翻。

兒子聽了點點頭,很爲我自豪的樣子。對於他的行爲,卻覺得那麼自然、自覺。

“心裏過意不去”只是一種道德的約束,這種力量卻可以發揮巨大的能量。道德是自律,而非他律。無需他人評判,自己就清楚事情的對錯。自我的道德約束,重於法律的懲罰。遵守法律僅僅是底線要求,道德自律才應是生活日常。


人人自律、自覺,何來他人的辛苦、奔波。

 “神仙居”,聽到名字讓人想到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讓人心嚮往之。於是,多少人不辭辛勞,只爲一睹仙境。懸崖聳峙,諸峯疊翠,甚爲壯觀,至此方纔明白“這山看着那山高”的感受。在懸崖之上開鑿的旅遊棧道僅容兩人並行,望着懸崖峭壁難以想象當年是如何開鑿的棧道,由衷感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這樣的美景聖地既是大自然恩賜的,也是景區工作人員付出的,更是衆多到此一遊的遊客們共同呵護的。偶遇一位全副武裝攀巖工具的中年大叔,正從高高的棧道上向下望去,巡視着崖下的山谷是否有不屬於這裏的垃圾,他們就是神仙居風景區的攀巖人,平時保障景區垃圾不落地,遇有險情做好應急救援。

你不經意的一次拋撒,讓別人冒着危險挽回,不心疼?

看到展板上,大叔頭戴安全帽、身穿厚重的工作服、腰上彆着塑料編織袋,拽着一根繩子攀巖而下,只爲撿拾遊客有意無意“遺落”的瓶子。雖不是我的親人,也在爲他的安危擔憂。他們是景區緊急救援的後備,不是撿拾“垃圾”的中堅。不知何時何故,原本柔軟的心是如何變得麻木僵硬的,只要事不關己則隨性而爲,何談良知良行。

心中默想,若是人人都能收好自己的垃圾,何須他人冒死撿拾;若是人人都能帶走自己的垃圾,何須保潔揮汗運送。


每個人的點滴行動,勝過衆多人的不懈努力。

仙居縣公盂巖,因其地勢陡峭、與世隔絕,被徒步者稱爲“華東香格里拉”。就在山勢陡峭的路旁,就在林深蔽日的樹下,卻時常可見不屬於這裏的垃圾:喫剩的快餐盒、喝剩的飲料瓶、用完的塑料袋。遊玩者瀟灑而來,隨手一扔,灑脫而去,留下的是滿目瘡痍和隨處可見的垃圾。

有人感覺扔在腳下,就在眼前好似不文明,於是刻意地扔到高崖深澗之中。也許,他們秉持着“眼不見,心不髒”的哲學,自己眼睛看不到的骯髒就不是骯髒,不在眼前的不雅就不是不雅。殊不知,這樣會給清運人員造成更大的麻煩,讓垃圾快速遍佈周山。

扔掉了垃圾,骯髒不在視野之中,卻已經爬上了心間,污濁了靈魂。

兒子看到了,既爲美景傾倒,也發出了孩童的詰問:再這樣下去,“華東香格里拉”要變成“華東垃圾場”了。

景色美,主人美,客人更美。我們感慨於自然的景色之美,感動於村民的熱情之美,作爲遊客,你爲這美麗的景緻又做了什麼?是令其折損容顏,還是使其錦上添花?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人如何,想想自己是否能與這美麗相匹配。

只有來此一遊的我們,擁有美的心靈、踐行美的行爲,彰顯“客人更美”的情操,纔是一次美的旅程,美不勝收!

每個人付出的點滴行動,勝過衆多人的不懈努力。


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自律,才能更加自由。

如果說美國自詡爲世界警察。那我,就如同道德判官,每次出門都會看到衆多堵心的事情。

遼闊的大海有容乃大,卻裝不下每人每日產生的垃圾。軟軟的海灘本是鳥兒追逐、人們嬉戲的港灣,卻被扎眼的垃圾、各類塑料所污染。只爲自己果腹墊飢,只爲自己解渴生津,一個個包裝袋,一個個塑料瓶,隨手一扔,拍屁股走人。

地鐵站外,掛滿枝頭隨風搖曳的廢棄口罩。像極了《倩女幽魂》中枯風掃落葉的蕭殺街道。人是如此光鮮亮麗,卻因隨手一撇,讓我看到了那層層包裹的靈魂之色。我憤而咳嗽示意,惹來回眸一瞬間的輕蔑和隨意。沒有了良知,沒有了恥辱,又有什麼能使其心嚮往之?!

 

教育從兒童開始,正確的價值導向更加重要。

秦漢衚衕,從名字就能聽出國學韻味的培訓機構。衆多家長帶着孩子前來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教室裏,孩子們吟詩作畫、舞文弄墨,休息區,桌面上杯盤狼藉、紙屑橫飛。課堂上冉冉升起的是國學的希望,課間裏暴露無遺的是規則的失守。學習與生活涇渭分明,理論與實踐截然分開,一邊搖頭晃腦地之乎者也,一邊不守禮節地任意妄爲。

每日裏,風雨中,皆是父母、孩子奔波忙碌的身影。艱難的生活中依然保持昂揚向上實屬不易。細究細品之時,方纔疑惑終日奔波學的什麼,每日辛苦爲的什麼?!如果連基本的生存能力,基本的道德約束都不具備,再辛苦努力地學習知識也無異於一輛只有油門,沒有方向盤和制動的車。好司機不是在正常行駛中多麼愜意,而是在危機狀況下仍然能夠鎮定自若地應對、處理。

外在的教育只是輔助,家庭的潛移默化纔是根本。教育從兒童開始,正確的價值導向纔是核心:傳授生存能力,沿襲道德規範。


沒有道德的完人,莫忘一念的善行。

兒子問我,是否有壞人。我說,不可以截然分開黑與白,好人與壞人,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做了好事的人與做了壞事的人。

開心麻花沈騰出演的小品《一念天堂》,雖然短小卻令人深思。

哪怕大家皆以爲“他”是賊,但在生命面前,他卻在偷竊途中從死亡線上救回了三條人命,最終搭上了自己的命。也許,他並未想着如此這般送命,在救人與逃走的選擇面前他選擇了救人。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當他踏步進入地獄之時,雖有不甘,卻也無奈,此生做了太多錯事。他讓天使給他預留位置,下輩子他要去天堂。此生,他沒能進得了天堂,他的一念讓三人免進地獄,只在這“一念”已是天堂所爲。

並不清楚天堂與地獄是否存在,此處僅僅用以象徵歸去處,我們來時路的點點滴滴鑄就着歸去的階梯。不追求道德的完人,遵循“過意不去”的力量,莫忘一念的善行。

“人多力量大”,前提是皆非“烏合之衆”,惟如此,纔有生態、和諧、可持續的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