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九十四年前的崢嶸,銘記八一建軍的第一槍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前方的路充滿曲折,但也充滿希望。

——習近平

今天是建軍節,八一崢嶸九十四載。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聯想到自2018年起美國撕下僞裝,直接下場對中國企業的封殺,藉此扼制中國崛起,更加感受到其和平面具之下的險惡用心。

時至今日,和平都不是唾手可得的。此次此刻,深切理解偉人對於和平與戰爭的真知灼見。

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的俾斯麥曾說“失敗是堅忍的最後考驗,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對於不屈不撓的人來說,沒有失敗這回事。”

毛主席對待和平與戰爭的基本態度有三條:第一,我們需要和平,不要戰爭;第二,我們需要和平,但我們不懼怕戰爭;第三,對戰爭要有準備,準備沒壞處。

1927年8月7日,南昌起義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在這次“八七會議”上,毛澤東提出“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思想,由此成爲指導中國革命幾十年的響亮口號。

槍桿子裏面出政權,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總結出來的,這是多少共產黨人的犧牲換來的。

讓我們一同回到1927年,跟隨着《建軍大業》,感受那腥風血雨的大屠殺,見證那激情澎湃的第一槍。

南昌起義的號角

1927年3月,國民黨在武漢的汪精衛和南京的蔣介石集團不合作,史稱“寧漢分裂”。由於共產黨的影響不斷擴大,從4月起南京蔣介石政府開始大量逮捕和處決共產黨人,發動了四一二政變,武漢汪精衛政府在7月亦決定“清黨”,即七一五事變。一方面解聘共產國際中國代表鮑羅廷的顧問職務,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門和軍隊驅逐共產黨人。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國民黨反動派製造白色恐怖,屠殺共產黨員。

江西南昌處在武漢和南京之間。中國共產黨爲了挽救革命,於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

爲了爭取賀龍,周恩來親自拜訪。周恩來深知賀龍愛打抱不平。當年爲了幫鄉親們打抱不平,兩把菜刀拉起隊伍起來幹革命。周總理說,共產黨人是爲萬萬人打抱不平。一席話,讓賀龍毅然決然決定跟着共產黨走。並且要求馬上入黨。

起義前夜,因張國燾帶來共產國際代表的意見,導致起義差點夭折。關鍵時刻,周恩來以總前委書記的身份,說服大家,按照黨章投票決定,超過半數同意8月1日凌晨4點正式起義:三槍爲記,河山統一,領帶紅圍巾,右胳膊纏白巾。因爲賀龍隊伍中的趙福生告密,起義決定提前至凌晨2點。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起點。

當起義的槍聲響起的時候,衆多國民黨的軍官正在朱德設計的酒局之中。朱德以自己南昌警察局局長的身份宴請南昌城大小人物喝酒,機智地困住了大部分軍官。

葉挺率部炮擊德勝門,粟裕組成大刀敢死隊奮勇殺敵。戰場相見,粟裕向葉挺豎起大拇指,彼此默契的一笑就是最好的鼓勵。賀龍率軍攻克藩臺衙門,佔領德勝門,賀龍親自擊斃告密的趙福生。激戰中,衛生員哭了,傷員太多了,犧牲太多了……

英勇的起義隊伍面前,周恩來舉起右手:我們勝利了。大家歡呼雀躍,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相擁而泣。

三河壩拒敵的果敢

爲了阻擋錢大鈞的追擊,9月20日,朱德率領3000人在三河壩擺開陣勢,3千對3萬擺開陣勢,勢要擋住敵人3天。“只要我活着,錢大鈞休想過三河壩”,朱德的豪言至今仍然振聾發聵。

不逞匹夫之勇,不做無謂犧牲。大戰將至,風雨欲來,朱德親臨陣地勘察地形,充分利用三河匯聚的優勢排兵佈陣。不怕死,不貪財,能爲窮苦人打天下的,就可以做黨員。衆志成城,大家懷揣信念,誓要把死的人活過來。

呼嘯的炮彈傾瀉而下,朱德站在陣前,大喊着隱蔽,攙扶戰士躲進戰壕。一次次的衝擊被打退,一波波的敵人衝上來,我軍與敵人膠着一處,展開了肉搏戰。喪心病狂的敵人,竟然向衝擊我軍陣地的自己人開炮,美其名曰“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炮擊後,處處烈火焚燒,叢叢黑煙湧起。朱德站在陣前,看着橫七豎八犧牲的戰士,朱德眼眶溼了,緩緩脫下軍帽,爲犧牲者默哀,向勇敢者致敬。天空烏雲密佈,無聲嗚咽。遠處,戰士們在四處收集彈藥,迎接着敵人的再次衝擊。

3天阻擊的任務完成了,大部隊馬上撤離,需要留下200人斷後。雖有“父子同軍的父親留下,兄弟同軍的兄長留下”的要求,大家踊躍要求留下,孫樹成、蔡晴川、陳毅帶頭留守斷後。

朱德望着200人的隊伍,心情澎湃,他知道這一別意味着什麼。“當勇士,不要當烈士,活着回來”,這是朱德對大家的唯一要求。標準的軍禮彰顯了軍人的氣節,相擁而泣道出了兄弟的情懷。

當敵人湧上陣地,一息尚存的戰士艱難地一步步爬過去,毅然摁下引爆器,陣地全面引爆,頓時一片煙塵火海。

正在急速撤離的朱德駐足遠眺,望着遠方的煙塵,向着戰友的方向敬禮,顫抖的身體、流下的熱淚盡述老一輩革命家的鐵血柔情。

敵人錢大鈞佔領了陣地,扔下自己的帽子,將黃埔軍校的全部厚葬。你我是對手,但並不妨礙我對你的尊重。

秋收起義的番號

北京的除夕,毛澤東與楊開慧共賞煙花,被毛澤東扛在肩上的楊開慧笑得像個孩子。楊開慧與之相約:半年不回,等一年。一年不回等十年,十年不回等一輩子。

離別的時刻終會到來,毛澤東摸摸孩子的頭,轉身離去。任孩子如何“爸爸”“爸爸”的呼喚,毛澤東眼神堅定,無畏向前,與等待的同事匯合,一同奔向革命的最前沿。魁梧的背影,是給妻子、孩子最爲寶貴的支撐。

1927年8月7日,我黨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解除陳獨秀的職務。毛澤東提出“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革命思想,推動共產大衆的革命。

驚世之語,言猶在耳!從加入共產黨的第一天起就做好犧牲的準備。見過鬼的人不怕黑。

他堅信,這是黎明前的黑暗。

受中央委託,毛澤東來到湖南發動秋收起義。就在9月9日這天,毛澤東還遭遇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被捕。在途經瀏陽張家坊時,他被當地清鄉隊抓住,在押送去團防局準備處死的路上,僥倖機智逃脫。瘋狂地奔跑,既是爲了自己的命,更是爲了中國的命。

隔壁孤兒在哭,全國哀鴻遍野,毛澤東敏銳察覺到百姓不會相信國民政府。爲了團結更廣大的工農大衆,毛澤東決定改番號,並親手寫下:中國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首次公開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和土地革命的旗幟,開闢了土地革命的實踐道路。

由於分兵作戰,兵力不足,起義遭遇挫折,毛澤東果斷決定大城市打不得,繼續挺進井岡山,去當山大王。

1927年9月29日,起義軍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時,在毛澤東領導下進行了改編,史稱三灣改編,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部隊內部實行民主管理。這些措施開始改變起義軍中舊軍隊的習氣和不良作風,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是建設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

井岡山會師的火種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江西寧岡縣茅坪,創建了以寧岡爲中心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始了“工農武裝割據”。

歷經波折,朱德從南昌起義時的2萬人只剩下800人。1928年4月28日,在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的掩護和接應下,朱德、陳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暴動農軍,安全地轉移到達井岡山,在寧岡礱市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從而誕生了我黨的第一支工農武裝――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歷經生死的兩位偉人深情擁抱,既是革命戰友的心心相惜,亦是時刻獻身的革命情懷。

毛澤東感慨萬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56年,毛主席欣然命筆作詩一首《西江月·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衆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霄遁。

朱德不無感慨,從國民黨的中將,到革命軍的一個新兵,他感覺無尚光榮。這可以從他1957年回憶井岡山會師的詩作《井岡山會師》中可見一斑。

革命雄師會井岡,

集中力量更堅強。

紅軍領導提高後,

五破圍攻固戰場。

電影結束了,我還沉浸其中。每一次的再次品鑑都會有着不一樣的感觸。老一輩革命家的大愛情懷,體恤工農大衆的疾苦,爲了建黨、建軍、建國,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一往無前,前赴後繼。

電影中有太多的握手和擁抱:周恩來與羅榮桓握手、周恩來與賀龍握手、周恩來與宋慶齡握手,緊握的是彼此的相知相識與默契信任。毛澤東與周恩來擁抱、周恩來與聶榮臻擁抱、周恩來與葉挺擁抱、周恩來與賀龍擁抱、周恩來與朱德擁抱、毛澤東與朱德擁抱,擁抱的是彼此的革命情誼和激情歲月。

讓我們共同,握手告別過去,擁抱迎接未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