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摘要:《讓知識產生複利的學習法》

這麼學習,GREAT!讓知識產生複利的學習法

芭蕉

推薦序一

>> GREAT深度學習法通過獲取新知、反思聯結、跨界交互、吸收重構、轉化輸出這5個步驟讓學習者完成一次系統又深入的學習之旅。

第1章 學習,是治癒焦慮的良藥

>> 面對未知的變化,唯有持續學習,才能爲我們恆定且可持續的能力加持!

沒做錯什麼,卻輸了

>> 還有很多專家教授開始研究巨頭衰敗背後的原因……結論最終都指向這些點——一味地在舊系統上故步自封,缺乏創新能力,對新技術的湧現不夠敏感,不積極擁抱變革等。

站在變化中,用學習力加速

>> 你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紅皇后

>> 曾經,企業招聘和甄選人才的能力項大都是溝通、執行、協作等;而現在,企業招聘和甄選人才的能力項更多的是洞察、整合、變革等。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從關注人才的確定性能力變成了關注人才的調適性能力。也就是說,一個人能應對現狀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總是能夠敏銳地捕捉變化並掌控它。

第2章 GREAT深度學習法讓知識產生複利

>> 學習方法應該優先於知識本身先被學習。

4種學習風格,你PICK哪款

>> 但我相信,你一定希望自己是個全能型的學習者:最好既善於獨立思考,又善於跟他人互動;既對事實敏感,又能吸收抽象概念;既能讀枯燥的文字,又能捕捉感性的畫面語言;既能邏輯推理,又能跨越多元。

別管風格了,啓動GREAT學習算法

>> 基礎知識的儲備數量是產生知識複利的前提,是我們的知識本金。

>> 要勇於實踐,將知識內化吸收,同時要從知到行到再知,再融入自己的感悟理解,讓知識重新納新結晶。

第3章 GET——獲取新知

>> 第3章 GET——獲取新知

>> 書到用時方恨少。

獲取知識本金

>> 知識儲備也是如此,儲備的知識量越大,知識聯結和產生複利的機會就越大。

有用的無用 刻意的無意

>> 在汲取知識的階段,不要太追求有用了,無用也是一種有用。

第4章 REFLECT—— 反思聯結

>> 第4章 REFLECT—— 反思聯結

聯結新知識與自己的實踐產生複利

>> 只有讓這些新知識與我們過往的知識和具體實踐聯結起來,這些新知識才有可能爲我們所用。這個產生複利的學習動作,我們稱之爲反思聯結。

>> 他認爲學習過程是由4個階段構成的,包括:具體經驗、反思觀察、抽象概念、積極實踐。

暫停評判 擁抱差異

>> 但如果是差異,我們就會通過回顧、內觀、覆盤和反思,找出自己在理念認知、行爲表現上與新知識的不同,最有價值的複利部分就發生了。

反思聯結的3種方法

>> 方法1 知識解構,洞悉知識的根源和外延

>>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這個理論認爲,激勵有兩種因素,一種是激勵因素,另一種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相對穩定的收入,它可以減少不滿意,但無法帶來更滿意,這類因素包括如薪水、工作條件和人際關係等;激勵因素不一定是必需的,也不太需要持續穩定地給予,但它會帶來更滿意,這類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認可、成就和責任等。

>> 方法2 將自己帶入一個具體的情境

>> 如果這個知識於你而言沒有應用的需求和機會,寧可先放棄它,也不要浪費時間。

>> 方法3 遞進式地自我設問

>> 知識本身講的核心內容是什麼?用在哪些具體的情境下?如何應用?有哪些要點和注意事項?現狀評估我在這個問題上是如何做的呢?有什麼不同、優勢和差距?存在的難點和挑戰是什麼?

>> 差異改善當下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麼?改善後可以獲得什麼?如何去改善?

第5章 EXCHANGE——跨界交互

>> 第5章 EXCHANGE——跨界交互

讓知識產生跨界複利

>> 跨界的理念之所以備受推崇,那是因爲跨界後,會帶來兩種優秀經驗和思想的整合,從而催生更優秀的整合方案。知識學習當然也要跨界!

跨越人際 跨越知界

>> 而人才發展領域中的“721”法則更是將人際交互的學習價值做了量化:在一個人的學習成長中,70%的提升來自實踐歷練;20%的提升來自向他人學習;10%的提升來自正式學習,如上課、看書等

>> 右腦負責正負情緒的感受和處理,掌管想象直覺、韻律空間等感性思維,音樂、繪畫、空間幾何的學習主要靠右腦;左腦主要負責處理言語符號傳達的信息,讀、說、書寫、計算、排列、分類、言語回憶和時間感覺等,是邏輯和分析的思維。所以,爲了讓左右腦充分被激發,就需要在不同領域的學科上經常跨界切換。這就不難解釋爲什麼很多科學家還精通藝術了。

>> 跨界的知識學習不但有利於大腦的開發,而且有助於汲取和整合不同領域知識的精髓。

激發跨界交互的3種方法

>> 方法1 同類整理法,讓更多人可以暢快地溝通

>> 方法2 歸納類比法,將底層原理跨界套用

>> 方法3 知識解耦法,將底層組件遷移

>> 我們不需要人人創新,時時創新,但是可以讓一部分人把一部分資源投入到創新上來。在第一曲線收益良好的時候,就同時佈局第二增長曲線。

第6章 ASSIMILATE——吸收重構

>> 從知到行,需要的不僅僅是足夠多的書面知識,更需要勇於實踐的信念。在實踐中,你要融入獨一無二的場景,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納新結晶。

讓知識之間發生結晶的複利

>>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姆在教學目標分層這個模型中展現了學習者在學習一個知識時應該達到的6個層次,分別是:記憶,指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理論等的記憶;理解,指把知識通過轉換、解釋和推斷等方式加以理解;應用,指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新的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分析,指把複雜的知識整體分解,並理解各部分之間的聯繫;評價,指對材料(如論文、觀點、研究報告等)做價值判斷的能力;創造,指能夠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演繹出新的內容和理解。

勇於實踐 納新結晶

>> 古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學習50%+50%實踐=專業,學習80%+0實踐=不會。

吸收重構的兩種方法

>> 方法1 練習性實踐——實踐的正確打開方式

>> 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作者認爲,有目的練習應該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是專注的,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和走出舒適區。

>> 對這個過程,可以分3個步驟:場景練習—反饋糾正—輸出最小可行產品。

>> 最小可行產品的輸出不但可以系統地對練習者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驗證,同時也能大大增強練習者的信心。畢竟,看着新知識很快地轉化成成果,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 方法2 知識的提純重構

>>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排列組合就是新道理!

>> 焦點法是以一個預定的事物爲中心焦點,依次與羅列的各元素強行構成聯想點,尋求新產品、新思想的方法。焦點法的特點是從兩個不相關的事物中找到啓發和靈感,刻意訓練我們的關聯和創新能力。

第7章 TRANSFORM——轉化輸出

>> 田志剛在他的《卓越密碼:如何成爲專家》一書中對專業人士的進階做過歸納,在這裏分享給讀者。探索期:具備基礎知識,方向和專長不清晰;在他人的指導和監督下能夠開展簡單的工作。新手期:具備一定知識技能,能做常規、簡單的基礎判斷,按程序獨立工作;必要的時候,需要他人的指導和監督。勝任期:具備嫺熟的知識技能,能獨立自主地完成工作;能靈活應對各種情況;能夠指導他人工作。高手期:能夠完成複雜和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能夠預見和防範風險;能夠有效地賦能他人。專家期:發起技術變革和創新,優化流程;洞悉發展趨勢,被視爲專業權威。

提煉套路 昭告天下

>> 感謝+憶苦+思甜+展望,構成了發表領獎感言的套路,簡單好理解,清晰容易記。

>> “一路向右轉”就是流傳在京東配送員中的套路,

>> 什麼是套路?套路就是被你多次實踐驗證後,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是在具體實踐的基礎上,抽象提煉出來的成功公式。

轉化輸出的4種方法

>> 方法1 知識建模其實套路的背後是知識建模的過程,建模會讓套路更好地表現出來。下面介紹幾類常見的建模方法。圖形建模用圖形演繹套路,會讓表達更有層次和畫面感。

>> 口訣建模朗朗上口的口訣也特別有效,特別是配合中文的押韻語境,那就更有記憶點了。

>> 方法2 寫點東西寫點東西,關鍵是寫出來,而不是寫很長的篇幅。

>> 等你真的下筆寫的時候,會發現你腦子裏的想法和真正表達出來的東西是有差距的。這種差距並不在於文筆有多好,而在於我們的理解有多深

>> 我認識一個老師,他在做自由職業之後,很快就出了書,他說他的成功之道就是常年筆耕不輟。從博客時代,他就在寫東西。那個時候純粹就是寫,沒有太多的關注好友,也不在乎內容的長短(140字的限制也寫不了長篇大論)。總之,一有感悟就寫下來。等有了微信、微博後,他又把博客的文章轉到微信和微博上去,順便優化潤色。再然後就是把這些碎片的文章梳理整合,直接出書了。

>> 方法3 做一次演講講述就比純文字更進階一級了,你可以在部門裏給小夥伴講,可以在專業領域的論壇峯會上做一次正式演講,也可以向朋友家人講,還可以在視頻號裏講。從平面化的文字到融入自己情緒的演繹,你通過語氣和表情詮釋重點……不但使別人聽到了,也使你自己聽到了。讓自己聽到的過程會讓你有機會再次感受自己的觀點,對之印象深刻並更加堅信。

>> 方法4 形成應用工具將我們腦海中的知識轉化成簡單、易用、可複製的工具表單、模板、清單列表等,是最直接的輸出。

>> 4類是最爲常見的內容邏輯。分佈組合想表達的內容要素是在同一層面並列分佈的,沒有先後順序之分。

>> 順序層次想表達的內容要素本身有線性順序和先後之分。

>> 循環:如經典的 PDCA這樣的流程。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流程都會首尾相接,如果沒有循環往復的內涵,不要輕易用環狀閉合。

>> 遞進:

>> 不但有順序關係,還有向上發展的內涵。

>> 相互作用想表達的內容要素之間有相互牽引的關係。

>> 制衡:例如,一份商業計劃中的風險和機遇之間就是這樣的關係;有限的資源和無限的需求之間也是如此。促進:多個因素可以促動和強化一個因素,如產品質量、價格、交付速度都會促進銷售量的提高。

>> 多維要素矩陣:兩個要素的兩個極端相互組合成4種類型。時間管理是最常見的矩陣,還有在營銷領域有名的波士頓矩陣等。加權:多個要素在重要性和佔比方面有所不同,如招生考試要從筆試、面試和實操等角度綜合考察。

第8章 GREAT在多種場景下的應用

>> 第8章 GREAT在多種場景下的應用

場景1 個體學習者讀書學習

>> 自我設問將書中的知識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場景做聯結,反思差異和不足,重點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這個知識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被應用在哪些場景中?對我有什麼幫助?我(我們)現在是如何做的?有哪些不同?爲什麼會出現差異?哪些方法可以改進?

結束語

>> 如果做培訓的話,我應該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在上班的時候看書、上網了,因爲學習就是我的工作本身。”今天,我無比感恩能夠從事“學習,且與他人一起學習”的工作。

點評

認爲好看

爲什麼不採用中文拼音首字母的縮寫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