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校外培訓背後的人性大勢

試論校外培訓背後的人性大勢

近日看了整頓校外培訓方面的一些文章、評論,綜合來看,官方意見是爲了解決“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等問題。

而有的人認爲,需要讓更有智商天賦潛力的人去接受高等教育,那些智商天賦普通的學生就不應該通過校外培訓提高分數來搶佔重點高中、大學的學習機會,這些人就應該去職業高中等,安心做個產業工人等。

有的人則認爲校內減負、校外關閉培訓機構等措施影響了中低階層的上升機會;有些家長則表示很難甘心孩子因爲考試成績不好,只能去讀職高之境遇。

對此我想起了在《經營戰略全史》這本書中看到的一些內容:

在人際關係學始祖梅奧看來,人是更傾向於連帶性的、感情性的“社會人”“情緒人”。而人們會“變成”這樣的人,主要因爲物質更加豐富,人們擁有更多閒暇等。

書中的一個案例是:1920年代,生產流水線的發明者,福特汽車公司一邊不斷生產出更便宜的汽車,一邊提高職工工資,催生出“富裕階層”的同時,也將“經濟動力的限制”擺在了社會(和自己公司)的眼前:許多職工不能再忍受單調的操作了,即使工資還是較高。

結合其他的實驗結果,梅奧得出了他的結論:人並不只是爲麪包而生的; 相比經濟上的考慮,人們更重視社會性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人的行動在更大程度上被情感而非理性左右,生活水準的提高把人從“經濟人”變成了“社會人”。

另外在1943年出版的《人類動機的理論》中,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提出瞭如下理論—— 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

所以,隨着人們的相對富裕,不想做相對單調辛苦的工作,追求更爲舒心的工作,算得上是人性大勢了。其一般很難改變,更難以強迫民衆繼續喫苦,否則產生勞資矛盾,職工的各種反抗就會讓企業難以承受;雖然可以實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福利措施,更高的工資激勵等,但同此增加的成本還是逐步消弱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西方等富裕國家最終只能將低端製造業移到外國,讓外國人(包括中國人在內)來辛苦勞動。

而在中國,大多數家長自己喫苦努力工作奮鬥有點成就後,就想着讓孩子找個好工作,少喫苦,爲此付出各種努力,包括督促孩子努力學習,多參加校外培訓等。

不過現在的孩子,即使是普通家庭,也大多是在衣食無憂的舒適生活環境里長大,雖然同樣嚮往好工作,但是卻有了更多精神追求,有些孩子更連努力喫苦學習也不願意了。由此產生的矛盾就像以前的勞資問題,誘發了各種悲劇。

因此整頓校外培訓,抑制家長們爲了孩子而付出的過度努力,減輕孩子現在的學習負擔,可以緩和解決一下眼前的問題;但是想讓那些家境、資質普通的孩子等去讀職高、去做產業工人等等,解決低端產業的招工問題,恐怕就未必能如願以償了!

試問一下,在學習上缺少喫苦努力習慣的孩子,又會有多少人能習慣於辛苦單調的工作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