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書單|來一場身心靈的洗禮

大家好,我是慢茶單。

來到6月底,不知大家這個月都閱讀了哪些類型的書籍呢?我翻看了自己6月閱讀的類型主要有心理學和整理收納方面的書籍,來一起看看這些書籍具體都是哪些吧!

➖心理學

《你就是答案》

這是武老師的新書,一出來立馬加入我的書架。

就像其他的書友所說的一樣,這本書主要講述:一個人怎麼能纔算真正的獨立起來,在獨立的過程遇到的種種情況我們如何正確地去對待和處理。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尊重自己的感覺,不是隻在大事上如此,相反,這是在無數的小事中練習出來的。

這句話,讓我想到昨晚和CC做的語音覆盤。CC說,她真的看不進去紀錄片,可不可以把這個目標刪除。

我毫不猶豫地說:可以啊,不用勉強自己。

我看紀錄片是因爲我需要大量的知識點輸入,來不斷拓展自己專業能力的深度。

如果自己真的看不進去,真的不用勉強自己。

你越是勉強自己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你很容易被煩躁的情緒帶着走,與其被煩躁的情緒帶着走,不如直接將不合適你的目標刪除就好。

武老師說:“生命的意義就在於選擇,只有不斷爲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個人才算活過。”

《高敏感是種天賦》

這本書,從去年一直到今年都在我朋友圈動態看到好友們的分享。

在這期間,也曾被我加入書架,可每每想看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心不夠靜,想着看了也看不進去,就被我擱置起來。

沒閱讀之前,我不清楚自己屬不屬於高度敏感的人兒,只能肯定自己有敏感的特點。閱讀過後,我可以肯定自己屬於高度敏感人羣。

讓人慶幸的是,我沒有在去年閱讀,反而選擇在今天閱讀。因爲書中提到高度敏感人羣的種種不好的影響,已經被我改善到最低了。

高度敏感的人兒,最重要的是需要練習跟自己和解。因爲你一直都在和自己較勁的路上,不是說較勁不好,而是要適度的進行較勁。

過度的較勁,容易讓讓自己身心疲憊。我們一直想追求的都是讓自己較爲滿意的狀態,在我看來想要讓自己做到對自身狀態滿意,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和自己和解。

高度敏感也不是隻有不好的,也有很多優點。只不過,我們不懂得如何去將不好的給收回來,把優點給擴大而已。

學會和自己和解的過程,就是在練習把自己不好的地方給收回來。

《真正的接納就是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我們都知道自己並不完美,然而,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這本書中,作者從人們最不容易接納自己的幾個面向:思維模式、自尊、親密關係、工作與金錢入手,結合心理學於認知行爲理論分享有用的改善方法。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章節是:親密關係。在這一章節我瞭解了自己的相處模式是什麼類型,看到了優點,也看到了缺點。

當我看到描寫缺點的敘述時,我邊看邊點頭,一點也沒有覺得看到自己的缺點會覺得不好意思、自責。

以前我會有這個反應,現在覺得知道了,去改就好了,缺點的存在就是爲了讓你有進步的空間。

一本書有這麼多知識點,提取出對自己當下有用的一點加以改善即可,無需要求自己把所有的點都提取出來。

《決定上限的,是你處理情緒的能力》

情緒管理的書籍,我看了不少,但在這本書裏給了我從不同角度去了解情緒的劃分,以及具體的梳理方式。

情緒可分爲屈從型、侵取型和進取型三種類型。

(1)屈從型:不是直接了當地表述自己的情感%需要、思想,犧牲自己的權利,給別人提供了利用自己的機會。

屈從行爲實際是在躲避和逃避現實,不能正視現實。

(2)侵取型:所表達的情感、需要、思想往往是以犧牲別人的權利爲代價。

侵取行爲是好鬥和帶有敵意的。

(3)進取型:明確、恰當地表述自己的情感,自己的需要和思想的同時,直言不諱地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但又不損害他人的權力。

進取行爲一般直截了當,坦率真誠,言語得當,自尊自重。

如何表達(梳理)自己的情緒?

(1)自我對話法

你應當讓自己充分自由的提出理想或需要問的問題,你認爲對方會怎樣回答便怎樣來回答自己。

(2)書信傾訴法

通過書信的方式來交流、釋放情感。它必須用第一人稱,敞開心扉,不要有任何隱瞞。

以上兩種方法,我之前都有分享過。在這本書在講述這兩個方法的時候,更進一步把這兩個方法的優點和需要注意的細節做了補充說明。

這本書雖從屬心理學系列,閱讀起來還是很輕鬆舒適的,不用擔心過多專業名詞增加了自己的閱讀難度。

對情緒管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閱讀起來~

➖整理收納

《人生整理行動計劃》

一說到整理收納,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都喜歡日式那井井有條的收納風格呢?

我很喜歡日式的收納風格,在整理收納上也不斷往這個風格靠近。目前,我只能做自己熟悉的物品收納整齊,取東西不方便,這方面還需要進行優化迭代。

這本書和其他整理收納的書籍不一樣,不一樣在於它把“整理”的概念完全融入了自己的工作生活當中來。

而大部分的整理收納書籍專注於如何規劃擺放,如何收拾整理比較好。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也許會因爲書中寫的詳細具體的整理收納步驟而不喜歡整理;也許會覺得整理這麼麻煩還不如維持現狀好了。

但如果你開始嘗試整理起來後,你會慢慢喜歡上這種秩序感,你不會再爲找不到東西而煩躁,也不會因東西擺放得亂糟糟而心情不好。

《效率是整理出來的》

這本書的“整理”概念和昨天分享的《人生整理行動計劃》不一樣:前者從整理時間開始,拓展到人生的各個方面;後者從整理收納家務開始,拓展到人生重要的方面上。

前者教會了我們,原來時間也是需要整理的,當你遇到瓶頸時停下來休息,是很正常的事情,也不要覺得自己停下來就是失敗的一件事,停下來是爲了更好地出發。

後者教會了我們,整理家務和整理自己的人生都是一個核心,從外部環境的井井有條到內部的井然有序,來打造自己的秩序感。

兩者把“整理”的概念描寫得淋漓盡致,我們無需把所有的細節都做到位,只需要把自己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重點進行練習,加以改善就好。

以上是我的6月書單整理,大家在6月閱讀到不錯的書籍,可在評論區留言分享給我。

讓我們一起閱讀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