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母親進化論4》(641)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讀的是《母親進化論》書中的第四部分:媽媽的情緒裏,藏着孩子的未來。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有時候,儘管媽媽們都知道應該關懷自己,應該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卻常常因爲孩子的哭鬧、無盡的家務、甚至他人的質疑和指責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境。

對此,作者指出,當我們面臨困難情境時,可以讓自己“爬上山頂”,從一個更高的角度看待情境,就能通過一個擴大的鏡面看待問題。將原來匱乏和侷限的視角轉變爲富足和充滿無限可能的視角。

當我們站在“山頂”俯瞰全局,就更容易找到自己產生情緒的根源,對事情、對自我擁有更強的掌控感。

書中提到,作者的一個來訪者喬安娜離婚後獨自撫養三個孩子,但幾乎每天晚上一到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就會與孩子們爆發衝突。特別是面對12歲的兒子喬伊,他拖拉、叛逆、不聽指揮,每天喬安娜都要不斷催促和叮囑他動作快些,她常常因此焦慮不堪、大發雷霆。

當作者建議喬安娜登上山頂,俯瞰她的情緒,以一個更高的角度看待她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時,喬安娜發現,她之所以陷入與孩子的爭鬥,是源於每次孩子不按自己的要求行事時,她都感受到了強烈的挫敗感。

在山頂上,喬安娜也看到了自己極度緊張的生活:自己正處於混亂的離婚期,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好三個孩子,維持一個家庭所需的各種事務,她根本沒有時間留給自己,沒有機會處理她對離婚的感受,更不要說對孩子的家庭作業的感受了。

一直以來,喬安娜都要求自己要堅強起來,卻忘了好好擁抱自己的情緒,同時安慰一下內心受傷的自己。

當她用“山頂視角”看到了自己也是個受傷的孩子時,就懂得了把對自己的同情轉向孩子。之後當兒子喬伊放學回家沒有及時寫作業時,喬安娜將心比心,理解孩子在學校學習了一天疲憊不堪的心情,學會給孩子一些獨處的時間,有了更包容的心態。

可見,母親對自己情緒的理解和同情,就是在包容和理解孩子,當我們擁抱了自己的情緒,從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時,焦慮與不安就化解了,我們與孩子的關係也能變得更平和融洽。

當母親面臨困境和挑戰,具體該如何做呢?

首先,想象自己正在向山頂攀登,俯視自己的生活和情緒。問問自己,產生這些不安情緒的根源在哪裏。

當我們以更全面、更廣闊的視角看待自己、看待孩子、看待情緒時,會發現,並非孩子所謂的問題行爲激怒了自己,而是自己看待事件的角度決定了自己的情緒。

其次,先擁抱自己,再擁抱孩子。當我們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時,應當不做評判地接納它。把焦點轉移到自身,先安撫自己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才能把情緒整合爲動力,與孩子共情。

我們還可以試着向孩子表述自己的情緒,尋求與孩子的彼此理解。當母親主動向孩子張開懷抱時,親子關係就能充滿更多的愛與信任。

最後,轉變信念,不給自己和孩子貼標籤。當我們經歷挫敗和困境時,往往容易將這種負面感受延伸到對自己的認知上,由此產生“自己很差勁、自己不夠好”的想法。

但如果我們轉變信念,不再爲情境貼上好的或者壞的標籤,而是把每件事情都看作是中性的,相信所有事都是爲了促進成長的,就能放鬆心態,從每件事情中挖掘到意義,在“錯”中學,在“錯”中成長和進步。

總之,當母親用更寬廣的角度看問題,不侷限於自己的小情緒,就會發現每一次衝突、每一個困境都能成爲你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契機。

好了,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今天分享《母親進化論》的第四部分就到這裏了。謝謝您的閱讀,讀後有什麼想法請留言,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