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永不懈怠的熱情去滋養平淡的生活

張愛玲說:“在最壞的時候懂得喫,捨得穿,不會亂。越是不安煩亂,越要好好生活。當你開始認真對待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事情就會向着順利的方向發展。”

即便就是在戰時,張愛玲和炎櫻也要到中環后街爬斜坡,去買布料做衣服。玫瑰紅底子,綠葉粉紅花朵,一口氣買了三塊,好像壓根兒就沒有明天的感覺。

                《張愛玲傳》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我們都是行走的風景。你身上的衣服,臉上的表情,嘴裏的語言,心裏的故事,都是自己個人風景的展現。

爲此,我們要好好修整自身的風景,認真對待出現在生活裏的每一件小事,讓它們把自己最好的姿態呈現出來。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它們雖說是生活瑣事,但也是每個人的天花板。

從依附於父母,自己漸漸獨立,一直到人生的終點,衣食住行都陪伴着我們,我們也用不同的方式賦予了它們不同的呈現。

如何對待它們?如何理解它們?如何追逐它們?卻也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01.衣

學會輕鬆穿衣,懂得享受裝扮的善意,用簡單舒適的衣着去塑造自己,放鬆自我。

生活越是忙碌和複雜,人生的KPI越難完成,我們越是需要在舒適簡約的衣着裏,去找尋一些慰籍自己的方式。

所謂舒適,一定是基於自己的喜歡。因爲只有自己的心感到喜歡,身體才能感到舒適。

對於穿衣,有人喜歡飄逸,有人喜歡質感;有人喜歡隨性,有人喜歡刻意;有人喜歡明豔,有人喜歡穩沉;有人喜歡華麗,有人喜歡樸質。

其實,穿衣風格也如蘿蔔青菜,也是各有各的喜愛。

簡單而隨性,也許就是凡人最好的常態。

簡單,不是色彩呆板,不是沒有細節,不是不能誇張,不是不能驚豔。而是去除了多餘和累贅,也可以讓簡單的服飾靈動起來。

接受平凡,享受平淡,穿衣如是,生活亦然。我們推崇的斷舍離,其實並不是越少越好,而是捨棄多餘的,留下適合的和需要的,過健康、簡單、少負擔的生活。

02.食

生活中的高油、高糖、高鹽,除了是資源浪費,污染環境,更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任。多餘的脂肪無法消耗代謝,不僅影響外在的美,更會影響身體健康。

少一點化學添加,多一點原滋原味;少一點過度加工,多一點返璞歸真。

大米加工越來越精,連淘米水都是清的;

蔬菜的顏色越來越豔,菜葉子上的蟲眼卻越來越難見到;

植物油的包裝越來越精緻,但它們都不是過去的味道。

在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爲什麼“三高”等心腦血管疾病成了國人的頭號殺手?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每個環節深思的問題。

節奏在變,環境在變,我們更應該重視生活方式和生活中的一些細節。

03.住

舒適的居家環境,對於生活的幸福感至關重要。

這些年以來,我們對家的要求,已經實現了從實用型到功能型的跨越。

可遠程控制的多功能的智能家電,滿足了我們冬天不冷,夏天不熱,進門飯就好了,湯也適溫了的需求。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解放了我們的雙手,掃地擦窗,洗碗倒渣,無所不能。

一方面,人功智能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的居家生活更方便,更人性,另一方面,我們卻越來越忽略了家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溫馨。

舒適溫馨的家,不一定需要奢華的傢俱和很大的面積,不一定需要家電的功能有多麼強大。它只需要家庭成員一起動動手,聊聊天,以互動爲紐帶,把家庭的溫馨和愛串起來。

綠植、花朵、抱枕、地毯、掛畫,這些毫不起眼的東西,可以把家點輟,讓家溫暖。

乾淨明亮,整潔妥當,幸福感往往也藏在每一個小小的細節裏面。

家庭成員和睦相處,家庭氛圍和諧融洽,愛可以滋養家。

不同的生活的環境會眷養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生活習慣也會凝聚成我們身上的氣節。所以,不要以爲形象只是穿衣打扮,說到底,它會是你所有生活細節的外觀體現。

04.行

城市的面積越來越大,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

飛機、高鐵、私家車,我們一邊享有高速運轉帶來的便捷,一邊又摁下了能夠讓自己慢下來的功能健。

如果能在上班的早晨,早起幾分鐘,就不至於分秒必爭地趕路。

週末或放假的日子,能夠多去戶外走走,將自己交給大自然,你就會發現,慢下來的風景其實很美,只是忙碌的自己視而不見。

生活的常態就是平淡,但我們依然可以飽含熱情,帶着熱愛,去將平庸的生活過得多一點點滋味,多一點點期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