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掌握三大自我關懷方法,才能與孩子建立良性親子關係

母親爲孩子做出的犧牲越多,孩子就會越感恩從而更優秀嗎?身爲母親工作一整天感到筋疲力盡,回到家後孩子卻纏着你陪他玩耍,你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還是強忍住身體的疲憊滿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作爲孩子母親,你也存在上述困惑,不妨和我一起翻開《母親進化論》這本書,書中作者結合心理學原理,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一個個真實的案例,試圖告訴我們:母親對自身的關懷投入越多,養育孩子的能力就越強。

作者蘇茲·盧拉是一位深受大衆喜愛的心理諮詢師、教師和勵志演講家。她將自己18年的教學經驗與心理培訓經歷結合,致力於改變人們對母親這一角色的認知,從而使母親與孩子建立起真正親密又不失威嚴的親子關係。

01 對母親角色的兩個認識誤區

很多人在成爲母親後,覺得自己不應該再考慮自己的需要,而是需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認爲即便是在考慮孩子需要的同時考慮自己的需要也是自私的一種表現,這其實是陷入了對母親角色認識的第一個誤區:母親意味着自我犧牲。

《母親進化論》書中說:與其爲了孩子犧牲自己,不如爲了孩子關愛自己,當我們把自己放在首要位置,反而能讓我們擁有更多可以給予孩子的東西。

因爲當母親沒有照顧好自己時,往往會感覺自己爲了孩子做出了犧牲,更容易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變得自戀,同時忍不住對孩子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

很多母親在照顧孩子過程中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特別是職場媽媽,當被工作擠佔了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時,更容易覺得內疚。這其實是陷入了對母親角色認識的第二個誤區:母親就應該是超人。

儘管很多女性都因爲工作和照顧孩子的雙重壓力而感到透不過氣,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應該花點時間關懷一下自己,反而是在心力交瘁的前提下繼續給自己施壓,用過度勞作來緩解內心出現的焦慮和不安。

長此以往,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因爲母親自身缺乏給予愛的能量,就會覺得照顧孩子是一種負擔,也會覺得人生缺乏活力和目標。

02 母親只有多關愛自己,才能給予孩子豐盈的愛

作爲母親,給予孩子足夠的愛的前提是能夠感受到自己對自己的愛,內心充滿愛的能量。就好像我們想給別人一個蘋果,至少自己要先擁有一個以上的蘋果。

正如《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書中說:當你真正開始懂得如何無條件地愛自己,讓自己幸福的時候,你的愛就會自然而然的溢出來流向你身邊的人,這種愛才是純粹的,沒有控制的,無條件的愛。

只有母親多關愛自己,才能讓自己的內心充滿富足感,生活在沒有焦慮的狀態中。否則,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有那麼多事需要我們去做,我們很容易跌入匱乏和恐懼的感覺中。

書中作者的來訪者賈思敏,通過在繁忙的勞作中抽時間走進健身房從事自己喜歡的健身運動這種自我關懷方式,讓自己內心重新找回富足感,當她迴歸到母親這個角色時,才能成功區分孩子的行爲和他們的存在,孩子也因爲她的改變內心充滿安全感。

很多母親也會因爲時間問題產生匱乏感,比如當我們需要在短時間內鬨孩子入睡,才能去完成手頭未完成的工作,而孩子卻遲遲吵鬧着不睡,我們的內心就會因爲無法如期完成工作而產生恐慌感,會因爲有限的時間帶來心理壓力。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適當的方式經常自我關懷,就會慢慢理解自己是一個獨特的精神存在,我們的內在美德和天賦都綽綽有餘,我們的內心就會感到富足,我們就會以平和的心態接納孩子的行爲,孩子也會因爲我們的變化而做出改變,養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03 母親只有掌握自我關懷方法,才能建立良性親子關係

母親只有學會滋養自己的內心和內在生命,才能讓孩子看到母親在好好照顧自己,同時母親也能準確感知和迴應孩子的內在需要,親密關係才能更好地建立起來。那母親如何做到自我關懷呢?

首先,要列出自我關懷清單。可以是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跟着音樂跳舞,也可以寫日記,還可以親近大自然,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用自己最喜歡的食物犒勞自己,重新找回自己的愛好等等。

其次,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要允許自己滿足自己的需要,如果自己不情願滿足孩子提出的願望時,可以說“不”。而不是因爲擔心自己會感到內疚,就表裏不一,違心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只有如此,孩子纔會感到我們與內在的核心價值一致,才能學會誠實表達自己的感受。

最後,要堅持做冥想練習。冥想並不意味着必須做到內心平靜地靜坐30分鐘,而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當孩子早晨未睡醒之前,當孩子慢慢入睡時,當自己做飯時,都可以隨時深吸幾口氣,戴着耳機聆聽一段優美的音樂練習冥想,從而讓我們的內心變輕鬆。

《母親進化論》這本書,作者通過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大量的真實案例,引導我們學會挖掘隱藏在內心的精神力量,找到自我關懷和照顧孩子之間的絕妙平衡,通過滋養自己的內心,助推良性親子關係的養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