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朝到明清,简叙中国二千年历史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

这个要认真回答起来几十万字都讲不完,我们就只简单扼要地说说中国历史上政权指导思想的变化。

不想陷入长篇大论,所以有些朝代可能一句话就带过去了。

商朝是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二个王朝,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以王(奴隶主)为尊。

周王朝,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上层以礼仪规范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法家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以法家行事。

暴秦灭亡,汉朝建立,初期以黄老之道管理天下,汉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政教合一,皇帝就是儒学首领,后来引进佛教,道教开始建立。

东汉末年,黄巾作乱,其实都是道教前身太平道、五斗米教指导民变。高看一些的话,可以看作是神鬼信仰借助道家思想向儒家经学统治地位作斗争。

南北朝时期,南方佛教流传非常广,甚至成为国教。

隋唐一统,李唐王朝为了擡高身份,自认李聃后人,尊道教为国教。

武则天时期,为了对抗李家,伪造《大云经》,大力擡高佛教,对抗道教。

唐宪宗迎佛骨,唐武宗灭佛,有唐一朝,佛教起起落落,禅宗逐渐在民间成为主流。

这一段时间,儒家因为东汉末期经学没落,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隋唐开始逐渐复兴,一直是官场主要力量,但是低调不外显——说唐朝思想意识开放,其实就是各类宗教思想的粉墨登场。儒家作为正宗中华思想流派,指导了韩愈等人的古文运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儒学的复兴。韩愈的谏迎佛骨算是儒佛斗争的一个大事件,是外来宗教和本土思想的一次交锋。

进入北宋,文人得到重用。儒学大兴,经过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邵雍)结合道佛思想,创造了“太极”等概念,将儒学彻底打造成为修身修心却为天下、为朝廷做贡献的指导思想,是为理学,到南宋朱熹后,成为官学。理学有了哲学思辨,加上事功学提供实践,得到官方认同,瞬间在中华人文中占据高点,佛道下沉民间。

元朝是马上得天下,儒生地位初期很低,后期得到重视,但是还没搞出名堂,元朝就灭亡了。

明朝思想禁锢,仅有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学,结合朱熹理学与叶适的事功学,形成自己流派归宗的“阳明学”,实际上是解答了北宋理学家提出的儒学高阶思想境界中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世俗功业为学问作了注脚。论理论开发,王阳明也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更进一步,但是建功立业为他留下了更大的名声——学不以致用,学来何为?

王阳明的心学实际上也是在官学(理学)日益空洞,堕入类佛道思想玄境,逐渐被主流抛弃的时候,进一步发展,希望取代理学,并且延续在官场上儒学统治地位的应时之作。

清朝思想意识控制就更加严格了,但是清人入关后,用来统治的指导思想,基本上还是理学心学那一套,只不过达成目的手段更加严厉残酷,将从汉武帝开始的“儒表法里”发展到了极致。

至于清末民初,直到近代,西风东渐,就不说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