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年会的思考

Study和Learning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前者基于学术底层逻辑来构建理论体系,而后者通过不断的试验,以时间加注来佐证前者的过程并迭代理论直到抓出定律。

万物的发展和演变的一切都是基于需求和规律,违背的代价往往是自然消亡。

当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为之焦急踌躇,可能更需要静下来思考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当身处于迷宫之中,以迷宫之外审视迷宫,往往也便迎刃而解,很多时候是陷于认知的沼泽,被重复的问题,被困难的问题越陷越深。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自己的问题,得从自己开始校正,当审视角度不变,不断更迭方式方法更多时候便成了重复犯同样的错且不见好转甚至更糟糕了,也渐渐不再相信选择将自己和外界的互通封闭。

最难的不是什么问题无法解决,而是被过往“自以为”的不好回忆所捆绑,不愿去面对那些回忆之中自己的模样。

在探讨跨界中在“羽白国际”有抛出很多不那么好回答却价值极高的提问,举其一二“如何对话(以人为本)的催化集体行动?”“社会上会如何看待跨界共建(垄断?、利益?、价值??)”

现场感受了更多同学们之间的深度思考和交互,也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引导和控场,使得活动中的答案和结果显得一点都不重要,我个人不在意建议和观点,因为是个人都能给到,只是建议的适配性和对于本身问题的解决效率,所以不在当下环境的考虑维度之内,更多的是对自己思考的反思。

我究竟在交谈之时有没有(作悬挂假设?)还是在对话过程中潜意识把过往经验代入到了对话中试图去影响伙伴或是说服对方认同我的角度?还是在对话中不断的借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更多的倾听他们的发言,不断让思考下沉?

为什么会那么在意这个答案,其实也是在不同的场合自我训练把“自我”放下的过程,很多时候因为焦点在自己而忽略别人的感受,是我过往经历落下的诟病,但这场活动我很开心,不是因为我做到了什么,更多的是我能够去渐渐的反思自己,并且伴随心流渐渐去理解对方表达之中的逻辑。

文字记录的坚持,也让我的思考不断的显性化,用内容的方式跟自己诚实对话,当回顾过往的内容也会发现有些情绪的表达背后自己真实的样子,知行合一道理都懂却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是愿望,但发现那些知行不一也不再去苛责自己,更多的是接纳它的存在,最宝贵的不是终于知行合一,而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但依旧朝着愿望前进,逐渐缩小差距。

年会中有很多商业演化的经验和投资失败的教训,但是却看到了很多人坚强的朝前并行,艰难不需要被别人同情,也深知无法一直成功,却不畏惧失败,我也更加坚信现实如此,但不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价值,成为价值的伙伴,时间的信徒。

如果你耐心的读到了此处,我很感谢,同时也放一个小小的商业场景,受改革开放的刺激在0几年外贸业发展蓬勃,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配套设施齐全的产业带逐渐在全球价值展现,10年受益于科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革新技术和科技成为“新贵”,但是也不难发现,总有那么些人不论趋势与否始终存在于市场不知道为什么?

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对于外贸行业的人才枢纽重心到互联网行业的高薪挖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稀缺和需求的错位产生了高溢价,就像互联网人才的大厂来回跳槽涨1.5-2倍,而传统产业有甚者为了挖所谓的行业专家开出50-80w的年薪,是的,人才本身的价值错位,变成了价格内卷的温床,进而反噬企业内部的组织生态。

再者平台很爱玩大促,但除了所谓的窗口红利,实则追随于业绩报表和自己的口袋,对于商家而言被更多买家看到并愿意为之消费理应开心雀跃,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行业内有的却是苦水?怎么把对商家的垄断3折、5折变成1.5-2倍的定价?

平台是在创造价值还是稀释价值商家,水至清则无鱼,但绝不是因为很难而摇头自恃的接口,逃避有用,但终究会逼着你去面对。

资本主义的玩法或是传统有些人口中看似很LOW的玩法,我相信存在既有价值,因为有用才那么干的,不去评价做法和手段,只是价值本身潜藏却富有商机,不合理会趋向于合理,一切贵在平衡,当制衡的过程往往是曲折的。

回到以人为本的话题,老板是人,员工是人,不是所谓“社畜”,很多身边的同伴谈及类似字眼面无表情却也难掩心中的难过,每个国家的变迁一定不是因为领导人做对或是做错了几件事,更多的是人的选择,对语言和文字本身的形成和传播就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只是背后到底映射了什么,以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社会责任不是虚空的,是明于践行,老板评价员工人品怎么样的时候,员工也在不断评估老板的人品。

当一个人要他一直听话,一直做对,一直做好人,实在的讲,对人本身的期望又是否合理?这里要说明既不表示都是坏人,更不意味着好人不好,我希望传递只有一点“用心做好你自己”,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善恶,很大取决于身边的人和成长经历的总和,以他到底怎么对待家人为根本。

但人终究是喜欢跟自己情投意合或至少看上去情投意合的,其实也就意味着身边的人都会跟自己很相似,这也是企业在筛选人才的过程中会逐渐同质化,找的人都是一个样,少了些奇奇怪怪的人,同质化也就一定程度的意味着排外,你认同我可以一起玩,你的想法不一,不行你走开。

而在众多的谈吐之间有两句话背后的逻辑值得深思:

1、我真的是个好人,我人很好的(诸如此类)

2、我也有能力跟不喜欢我的人一起合作

想讲的讲得差不多了,最后一段话送给所有人和没有人:“好、坏、对、错、优、劣本身并不存在,直到“人”的出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