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識的半小時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就是你有很多事情想做,同時也有毅力堅持,可時間就是不夠用。比如想早起健身,可睡覺的時間不夠用;想睡前讀書,可做家務的時間又不夠用。

再有,大家都說這個時代時間已然碎片化,你要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去學英語,去鍛鍊身體,去增長見識。可卻沒人告訴你,該如何利用,怎樣利用。

到後來你的時間終於協調好了,比如你終於找到合適時機打開某款APP要背單詞了,可手機一解鎖,撲面而來的推送消息就把你注意力吸引走了。然後時間就一分一秒過去了,你半個單詞都沒背成。

有人要說了,這些統統還不是因爲沒有毅力,有志者事竟成。沒錯,這跟毅力有關係,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靠毅力解決,毅力是會被用光的。就像羅振宇所說,“我們每個人就像個手機,毅力這個App是非常耗電的。你調動毅力做事,當然可以,但是做其他事的精力值就會被迅速耗光。”

那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想做成點什麼事,除了靠毅力,還有沒有其他容易一點的辦法呢?有,我把它稱爲“有意識的半小時”。

顧名思義,半小時就是把想做的事分成不同的半個小時,比如工作日除去午飯時間還剩半小時可以休息,那這半小時就用來睡覺,或者用來讀書。

上下班的路上,一共一個小時,那這一小時內用半小時來睡覺或刷視頻或發呆,然後剩下半小時學習。然後每一個半小時內就做這一件事,其他的都不做。學習也好,玩也好,都全身心投入不被打擾。

有人可能要說了,平時基本不也就這樣麼?有什麼好單獨拿出來說的呢?不是的,它不一樣。我這裏所說的半小時,指的是有意識的半小時,就是你無論是在讀書,還是在刷視頻,你都是有意識的,也就是做這個事的同時,你知道自己在做這個事。

什麼意思呢,我來解釋下。

學心理學的大概都知道一句話,“意識是改變的開始”。今天咱不講心理學,只說這個“意識”。

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有想過你當下的感受是什麼麼?你爲什麼要做這個事?爲什麼要以這種方式做這個事?一旦想明白這些,結果就會變的不一樣了。

比如你在刷視頻,你意識到了,“哦我在刷視頻”。“我爲什麼要刷視頻,因爲我想開心和放鬆”。“那開心或者放鬆有錯麼”?“沒有錯”。如此一來,你刷視頻這件事的罪惡感就沒有了。

但是隨着時間流逝,你越刷越久,刷到頭暈腦脹還沒停下來。如果此刻你有意識,“我刷視頻是爲了開心和放鬆,現在我還開心麼”?“也許是開心的,那我還放鬆麼,不,一點也不放鬆,我頭都要炸了”。

好,到現在,你自己就會停下來,因爲要放鬆,你得去休息下眼睛,並且換一個腦子。

所以做什麼不做什麼並不難,難的是你是否有"意識"。這個意識,也許需要你每天早晨起來告訴自己一遍,也許需要通過外部學習來內化。不管怎樣,方法千千萬,看你願不願意去找到並使用它。

那這時間爲什麼要是半小時而不是一小時呢?

首先,因爲科學研究表明,人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大概只有20-50分鐘。“番茄工作法”裏,每個時間塊是25分鐘。

其次是因爲我們既想進步,也不能不去娛樂。我們既要做該做的事,也要做想做的事。畢竟玩兒也是重要的事,玩兒是幸福感的來源,是驅趕無聊的利器,是“人的結構性成長時刻。”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都要,成長和娛樂,缺一不可。

最後,它好堅持,所謂“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這個“一“其實很重要,你沒什麼負擔,不需要什麼毅力,畢竟花半小時集中注意力是沒那麼難的。

而積累的力量,又何其強大,每天一點一滴,以讀書爲例,每天半小時的話,想想這一年可以讀完多少本書。況且你的閱讀能力是會隨着閱讀量增加而提高的,無論是閱讀速度還是閱讀質量。

所以,我們就應該有意識地利用好每半個小時。在每一個學習的半小時裏,有意識地認真汲取知識;在每一個瑜伽半小時裏,有意識地好好感受呼吸;在每一個抖音微博八卦的半小時裏,有意識地盡情愉悅放鬆。

有意識的半小時,你值得嘗試;美好暢快的人生,你值得擁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